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1949年全国解放时 , 农业生产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
和战争前最高产量的年份相比 , 各种主要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粮食减少20%、棉花减少50%、油作物减少30%、牲畜减少3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原本就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小农经济再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 , 广大农民常常连最基本的生产都无法进行 , 更不用说扩大规模了 。
此外 , 除了率先解放的几个区域 , 当时其他地区依然存在着“少数富农掌握多数土地”的情况 。
因此 , 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 , 要想尽快摆脱现状 , 只能向苏联学习 。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十月革命”之后 , 经过30年的努力 , 苏联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集体化 。
在农业保护和增产增收方面 , 相当有经验——而这 , 正是当时新中国所缺乏的 。
为此 , 从50年代开始 , 新中国政府就从各地征召技术人员前往苏联“取经” 。
其中 , 合肥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是值得一提的!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佛子岭水库
自古以来 , 中国就是一个水利大国 。
管子有云:“善为国者 , 必先除水旱之害!”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 , 水利设施严重缺乏 , 防洪堤只有2万千米 , 水库20多座 , 小水电站39座.
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说 , 如此规模的水利设施是远远不够的 。
尤其是淮河一带的省市地区 , 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 , 淮河水系的入海通道很不顺畅 , 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
(“黄河多淮”:黄河在1194年至1855年间 , 以淮河的河道作为入海口)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1950年夏天 , 豫、皖交界地区连降大雨 , 安徽淮北地区受灾尤其严重 。
亲自坐镇华东防汛总指挥部的毛主席对此十分焦急 , 他立即电告周恩来总理 , 请他和政务院的同志一起制定“治淮”方案 。
同年11月 , “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正式成立——新中国初期全国范围大兴水利的运动由此开始!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1950年安徽洪灾
比较典型的工程是“佛子岭水库” 。
1951年11月 , “治淮委员会”邀请了全国一流水利专家茅以升、钱令希、黄万里、张光斗等人共同研究制订方案 。
由于家底很薄 , 再加上朝鲜战事持续不断 , 以美国为首的盟约国家对新中国实施了禁运 。
这样一来 , 想要从国外获得技术资料和施工机械几乎是不可能的 。
在中国万难之际 , 苏联伸出了援助之手——苏联水利专家沃格宁、布可夫等人应邀来到安徽援建佛子岭水库 。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在外患封锁、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极其紧张的困难情况下 , 苏联专家布可夫尽可能地采取“多快好省”的办法 。
佛子岭水库完全是混凝土工程 , 因此混凝土搅拌的好坏是决定整个坝体质量的关键!
但当时在技术上存在一个难题:如何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空气?
这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 。
于是 , 布可夫采用苏联的真空作业办法:
用一套真空的技术设备排出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及部分空气 。
他亲自示范 , 并将使用方法教给了工人 , 在极短的时间内 , 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此外 ,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
从泄洪口喷涌而出的洪水会对大坝的基础设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
布可夫建议:
在大坝泄洪管口加一扩散槽 , 使水舌喷向空际 , 散如细珠 , 削弱洪水的势能 , 减小对基础的冲刷 。
基于这两项举措 , 佛子岭水库的工程图纸被修改了很多次 , 一直到1954年6月才正式投入使用 。
对此 , 苏联专家沃格宁还风趣地比喻;
“好像手术台上破开肚子的病人 , 必须先行缝好才可离幵!”

佛子岭水库、祁门茶厂,50年代安徽的农业是完全照搬苏联吗?
文章图片
如今的佛子岭水库
佛子岭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水电项目 。
中苏两国专家充分合作 , 同时 , 一批从土木科班学生以及从未参加过水库施工的人员来到了皖西大别山腹地的工业区现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