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搞笑的历史:李自成进北京也很无奈( 三 )


偏师刘芳亮部在攻下长治之后,“系诸郡王宗室及乡士大夫,非刑酷拷,大索金银,动以千万计,名为捐助。下至乘田委吏,无一得免者。或已经物故,复收其子孙一体拷掠,是名故宦例亦如之。”
农民军缺钱,大明朝何尝不是?农民军的势如破竹,并非偶然,也非天命,实在是大明朝财政破产之故。此时,大明的军队普遍欠饷,如西安守军欠饷半年,吴三桂的军队欠饷14个月。这些没有粮饷的军队如何能打仗卖命?望风而降就是被穷困逼出来的。
有此种种,李自成的东征到底是主动地、有计划地向北京进军,还是因解决财政问题而起,阴差阳错逼上梁山?
李自成在北京城下求投降welcome
几乎所有史书都把李自成从西安出发向山西进军当成攻打北京的一部分,那么在这场问鼎天下的大战中,农民军出动了多少兵力?
史料中一般说李自成东征兵力为50万人,围太原号称50万,但号称就是吹牛的说辞。实际上从西安出来的农民军很可能只有不到10万。《明季北略》中说,李自成派刘宗敏作为先锋过河兵力是两万。刘宗敏在东征檄文中说“特遣本首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照此比例,李自成的主力也就4万人。如果加上南线刘芳亮的偏师,不到10万人是合理的估计。
因为在日后李自成亲征山海关时,所率之军也就是6万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进入京城的嫡系农民军也就是这个数而已。
以不到10万人东征,怎么看也不像攻打京城的样子。但既然来了还是要出言恐吓一下的。刘宗敏过了黄河到了山西,就发出了檄文,对朝廷一声断喝:“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这分明就是气势汹汹来取尔项上人头的叫嚣,让挡在面前的明朝官将都纳土而降。
但当一切顺利攻下太原后,李自成发出了著名的永昌元年诏书,这份诏书的语气与之前的檄文相比,反而降了八调,语气十分客气,“咨尔明朝,久席泰宁,寖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李自成几乎是在给崇祯皇帝开脱罪责,天下事做不好,也不都是你的责任“君非甚暗”,而是身边的“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一言以蔽之,都是奸臣太多,耽误了皇上。
这一份诏书显然少了一些骂人的冲动,却多了几分讲理的平和。一场你死我活的定鼎之战,为何就这样语气软了下来?
前文所述,当姜瓖、王通的降表送来,李自成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投降到他手下的明朝兵将越来越多,这些人还都要用银钱来安抚。李自成后来招降左良玉和吴三桂,开价都是四万两银子。不给银子,那些降兵降将如何能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