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苏军能守住列宁格勒,为什么斯大林格勒却被破城?( 二 )


德军元帅曼施坦因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记载,1941年他带领的军队在列宁格勒秋季遭到了泥泞道路的阻隔,森林也给德军战略部署增加了难度。而且身为军长的他居然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连休息的床都没有,因为当地的俄国人因为贫穷,房子里压根连床都没有。苏军虽然没来得及坚壁清野,但是一贫如洗的环境也增加了德军的推进难度。
而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人以及多个民族的方向地,这里气候适宜,开阔的平原达到上千公里,物产丰富而交通便利,便于德军长驱直入。曼施坦因在1942年-1943年期间在苏联南部作战,记录了这里的房子都是石头的,宽敞明亮,条件明显要好于列宁格勒方向。
主观
苏军军事战略目的不同:
列宁格勒拥有300万人口,城市更大,当时的情况下想要疏散平民几乎没有可能;而斯大林格勒只有10万人口,战争开始之前,苏联政府就已经撤出了妇女和儿童。因此苏联政府主观上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阻止德军进入列宁格勒。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中记载,1942年9月13日22点,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向克林姆林汇报斯大林格勒战争计划,他们讨论时认为随着德军的疲惫和苏军T34坦克产能的提升,在未来2个月内苏军将有包围入侵斯大林格勒德军的能力。
而朱可夫在汇报时第一句话便提到:
需要建立一个方面军,以便对斯大林格勒集团战役后方实施猛烈的突击。(朱可夫《回忆与思考·第十五章·继续接受严峻的考验》)。
后面的内容也是在针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而整个入侵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第6集团军30万人实际上并没有被当成多么重要的威胁,虽然巷战是惨烈的。但是苏军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全歼第6集团军群,同时打击前来会师的南方集团军群。
也就是说,虽然9月15日德军杀入了斯大林格勒,但事实上苏军根本就没有一定要阻止他们的决心。
朱可夫守卫列宁格勒,有秘诀:
德军不能突破列宁格勒的理由很多,但任何理由都是建立在苏军技术上有能力抵挡住德军进攻的基础上的。
自从德军开始横扫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逃脱他们的冲击,因为德军的“闪电战”是全新的军事思维,对于军事历史是颠覆性的。最初,波兰、法国、非洲英军、苏军无一例外的大败。
直到朱可夫出现在列宁格勒,才从技术上终结了德军的所向披靡,让世人了解到,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并非不可战胜。
朱可夫回忆录里记载,卫国战争期间他把列宁格勒划分为6个防区,每个防区内以营为单位勾践永久防御圈,用钢筋混凝土修筑了140座炮兵掩体,497处装甲火力点,反坦克障碍物1500个,土木火力点1395个。可想而知,长度不足40公里、宽度不足20公里的列宁格勒周边,除了一边是河流之外,另外三边根本不可能被坦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