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祠|老人自称包公的35代后裔,自愿不出去打工,默默守祖祠20余年

说起青天大老爷,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包公了,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包拯从小就很聪明,很多影视作品里都说他是被嫂子养大的。而且为了显示他的大无公私,还编了一个故事说他的侄子犯了错,包拯宁肯自己供养嫂子一辈子,也不肯循私,最后把侄子处决了。
祖祠|老人自称包公的35代后裔,自愿不出去打工,默默守祖祠20余年
文章插图
包拯的家在安徽合肥,他有两个哥哥,但很早就得病去世了,所以并不存在什么长嫂抚养他长大的事情。考中进士后,最开始是被分配到了江西,但包拯是个孝顺的儿子,所以不愿意去赴任,因此史部又把他分配到安徽任职;一段时间后,包拯还是觉得离父母比较远不方便,于是索性辞官回家给父母养老去了。
祖祠|老人自称包公的35代后裔,自愿不出去打工,默默守祖祠20余年
文章插图
宋代本就以孝治国,所以等到包拯的父母去世,他再守完孝,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了。正因为他的孝顺和正直,所以他的官做得很顺,从知县做到开封府尹再到枢密副使。所以实际上他还真没有多少时间来办案,唯一让人们熟知的也只有牛舌案,这种他还在当县太爷的时候办过的案子,他更多的是负责其他方面的事务。
祖祠|老人自称包公的35代后裔,自愿不出去打工,默默守祖祠20余年
文章插图
不过,因为他的公正和耿直,所以治下的百姓对包拯很是崇敬,久而久之包拯也被神化了。所以许多关于他的故事,更多的是百姓们美好的愿望而已。不过,包拯去世的时候,留下的遗训却令人很佩服;他说:我的后代子孙,如果当官时贪污受贿或者滥用职权,那就不能回家祭祖,死后也不许葬回祖地。
祖祠|老人自称包公的35代后裔,自愿不出去打工,默默守祖祠20余年
文章插图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根据不完全统计,包拯的后代已超过了10万人,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但却一直秉承着祖训,很少有人为官经商,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平平淡淡过着自己的日子。在包拯的出生地安徽肥东县大包村,有一位叫做包先良的花甲老人,他就自称是包拯的第35代后人;他们夫妻俩已义务守候包拯家祠20多年。
祖祠|老人自称包公的35代后裔,自愿不出去打工,默默守祖祠20余年
文章插图
根据老人的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历经数百年的包拯家祠已只剩下几堵墙,其余都坍塌了;为重修包拯家祠,夫妻俩毅然辞去工作,号召包氏后人重修祠堂;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包拯家祠终于得到了修缮。如今到这里参观包拯家祠的游客越来越多,夫妻两则担任起了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包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