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古代把十六两定作一斤?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最开始是不统一的,在春秋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度量工具和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合,他也有意识地促进天下所有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斤和两的规矩也是那个时候定下来的,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再也没改过。
文章插图
关于这个“把十六两”定为一斤,还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故事中记载道,当时秦国负责统一度量衡的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极有才华,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在收到吩咐之后,很顺利地统一了货币的规制、量器的大小,还有基础重量单位的定夺。但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让多少两等于一斤比较合适?李斯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既然两的单位已经定下来,换算起来好像随意一点也没问题,但太随意了又有失考究。
举棋不定的李斯遂去问了秦皇,秦皇不说话,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小篆:天下公平。李斯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灵机一动,数了这几个字的笔画,欣然决定用十六两作为一斤。
【 古代|为什么古代把十六两定作一斤?】
文章插图
虽说故事是这么来的,但这种历史小趣闻明显有后世编纂的成分在内,没什么科学依据,不可考。
“半斤八两”指的就是一斤的一半是八两了,但这一斤十六两的规矩究竟是怎么定下来的,比较靠谱的考究听起来也有玄学气息。先说说当时最小的单位吧,秦朝定下的最小的单位还不是两,是“锱铢必较”的铢,铢是所有度量衡单位中最小、也最精确的单位,用于平时一些珍贵物品的称量,比如说中药药材等。
文章插图
而二十四铢被定作一两,这是根据百姓之便进行考虑的,李斯考虑到百姓经常需要交易的都有哪些商品,再取他们之间的上限与下限分别考虑,最终得出两的称量标准。
文章插图
这些度量衡都为二的倍数,铢、两、斤都不例外。同理,百姓们常用的斤也是从两上层层叠加计算,最终得出最合适的斤。十六两为一斤的规矩也被确定了下来。
普通百姓交易时常用的度量衡就这样得到确定了,而比斤更大的“钧”、“石”则更接近于今天的千克和吨。
文章插图
还有一种说法,说最初的度量衡,是从当时的量具上产出新意、进而改良的。当时人们所使用的天平也叫称,这种民间的称被称为“十六金星称”。由于在早期的农耕时代,商业并不是社会经济模式的最主要成分,商品交换只是人们农耕生活的辅助,所以朝廷为了呼吁人们不要在买卖上下手脚,要公平公正,遂发明了共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并行的十六金星称,如果在商品交换时短斤少两,就会无福无授、无禄。
- 赵匡胤|赵匡胤为什么传位于兄弟, 而不是儿子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
- 穷困潦倒的伊朗,为什么不愿像沙特那样,乖乖倒向西方呢?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被刷屏,撒贝宁一举动让网友瞬间泪目
- 古代将军为何不是八块腹肌,反而个个啤酒肚,这才是军官真实样子
- 两块籽料要价100万,为什么和田玉价格差距这么大,原因在这里!
- 为什么吕后没对薄姬下手,是出于女人的同情,还是政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