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明|“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浅谈汉武帝治理边关的战略思想

有汉以来,北方边境长期受到游牧民族匈奴的袭扰与掠夺,自高祖白登被围后,汉初七十余年里奉行和平的和亲政策自不必说,汉朝军队对匈奴的战争更是未尝一胜。
由于匈奴这一游牧民族,自小在草原长大,生存环境恶劣,与恶狼争食,弓马更是娴熟,且即战即走,机动力强,因此就战争条件来说,匈奴所代表的游牧文明对以汉朝所代表的农耕文明具有先天的优势。对于大一统王朝而言,中原所代表的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所代表的游牧文明的战争是永远的主旋律,汉武帝时期同样不例外。而武帝在斗争过程中所采用的屯田制度为最终农耕文明的胜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游牧文明是指以游牧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在其生产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的一种文化。游牧文明的特点是动。《史记》载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可见游牧民族常年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其生产设备相对简陋,经营方式十分粗犷,基本处于依赖自然蓄养牲畜的状态。
由于他们不自己生产生活用品,其经济形式是一种高度专业化、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这也意味着其对农耕社会具有依赖性,需要农耕社会为其提供必须的生活用品。可见游牧经济存在天然的缺陷,无法实现一个内供给的循环,其需要对外寻求所需物资,这也促使了其行为的流动性。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用于农业生产,需要的国家形式,以及对应的礼俗教化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糅合了儒家文化,而真正促使这一过程实现的就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农耕文明主体中包括的国家管理模式、人际交往模式、语言、诗歌、民俗及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体。农耕文明的特点相对游牧文明而言就是静。农耕的这种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可实现内部社会需求自我供给,无需对外诉求,不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并周而复始的重复劳作,因而是静定的,保守的。

游牧文明|“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浅谈汉武帝治理边关的战略思想
文章插图
正是由于游牧文明的经济存在先天不足,因此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对立会一直持续,不会因朝代的变迁而改变。其具体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生产上的问题带来了二者的冲突。农耕文明在古代中国,其手工业、畜牧业、冶金业、农业相对发达,基本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反观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仅需要逐水草而居,还极其仰赖自然环境,一旦遭遇寒流,其吃穿都无法获得保障,至于粮食、盐、铁器等用品更是必须从中原获取,要是贸易受阻,就只能依靠战争来掠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