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森: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亳有三处,两处在商丘( 二 )


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也说“殷有三亳” 。 《辞海》解释说 , 亳“共有三处:(1)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 相传帝喾居于此 。 又名南亳 。 (2)在今河南商丘县北 , 相传诸侯拥戴汤为盟主于此 , 又名北亳 。 (3)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 相传汤攻克夏时所居 , 又名西亳 。 灭夏后还都北亳” 。 据《括地志》载 , 南亳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谷熟县(今商丘市虞城县境内)西南三十五里 , 商汤建立的商朝都城就在于此;景亳(即北亳) , 在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 , 为汤所盟地;西亳在河南偃师 。 王国维在《说商》一文中说:“宋、商、商丘、亳 , 四名均指一地 。 ”认为亳即商丘 。
自清朝以来 , 便有一种观点否认有三亳 , 认为只有一亳 , 就是景亳 , 没有南亳和西亳;景亳在山东曹县东四十里 , 就是帝喾所都之亳 , 因为帝喾生于高辛 , 所以帝喾死后葬在了高辛 。 这一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景亳只是三亳之一的北亳 。 要说只有一亳 , 那是帝喾高辛氏在位时 , 即后来称之南亳之亳 。 到商汤时有了三亳 , 即《商丘县志》记载的“蒙县(梁国蒙县)之亳曰北亳 , 汤所兴;谷熟之亳曰南亳 , 汤所都;偃师之亳曰西亳 , 汤所迁也 。 又诸家皆以蒙县之亳为景亳” 。 南亳有那么多的史书记载 , 是否定不了的 。
三、北亳
北亳位于今商丘市梁园区蒙县故城遗址 。 因其地有景山 , 故又称景亳 。 又因所在地为汉之蒙县 , 又称蒙亳 。 《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五载:“蒙县故城在今归德府商丘县东北 。 ”
郦道元《水经注》说:“获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 。 欲为之小蒙城也 。 ”《十三州志》曰:“蒙泽在县(指蒙县)东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蒙城在归德府东北四十里 , 亦曰大蒙城 。 ”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三亳”条曰:“今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东北四十四里有大蒙城 。 ”关于大蒙城 , 《尚书·地理今释》“三亳”条下记载:“三亳 , 蒙为北亳 , 谷熟为南亳 , 偃师为西亳 。 今河南归德府商丘县北四十里有大蒙城 。 《水经注》云:‘汳水又东迳大蒙城北 , 疑即蒙亳也 。 ’”据考查 , 蒙亳地望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北境 , 毗连山东曹县东南界 。
《竹书纪年》(《四部丛刊》本)记载:“元年丙寅 , 王(指商王盘庚)即位居奄 。 ”“十四年 , 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 ”盘庚所迁之“亳殷”、“殷”、“北蒙” , 指的是一地 , 只是叫法不同 。 有一种说法认为北蒙在偃师 , 皇甫谧《帝王世纪》通过考证曰:“考之事实 。 学者失之 。 如孟子之言 , 汤居亳与葛为邻 , 是即亳与葛比也 。 汤地七十里 , 葛又伯耳 , 封域有限 。 而宁陵去偃师八百里 。 不得童子馈饷 。 而为之耕 。 今梁国自有二亳 。 南亳在谷熟 。 北亳在蒙 。 非偃师也 。 ”考古学家丁山先生曾作《商周史料考证》 , 他认真对史料考证后说:“以北蒙定盘庚所迁的殷墟 , 我认为决在今河南商丘北大蒙城 。 ”
根据《水经注》记载 , 北亳位于古汴水之南 , 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蒙县故城遗址 。 《史记·殷本纪》正义曰:“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 , 汤所盟地 。 椒举云成汤有景亳之命者也 , 春秋为宋邑 。 ”杜预于《庄十一年传》注云:“蒙县西北有亳城 。 ”“蒙之西北 , 即汉山阳郡薄县地也 。 ”春秋时属宋国 。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四“归德府”载:“薄县故城在商丘县西北与山东曹县接界孙福集乡 , 本商景亳 , 三亳之一也 , 亦作薄 。 ”
四、多亳的原因
我们阅读史料 , 见不仅三亳 , 还有其他的地方也称亳 。 如陕西关中的“杜亳” , 位于山西垣曲的“垣亳” , 位于濮水流域的“濮亳” , 位于定陶之东、成武县北境的“济亳” , 还有“郑亳”、郼(yī , 殷商旧封国名)薄(亳)等 。 究其原因 , 是帝喾的后裔迁都之故 。 因为从帝喾、先商到商朝后期的时间太长了 , 商国或商朝的国君有可能迁徙或征伐到过某一个地方 , 在那里居住过 , 所以后来的史籍或地方志也记载说那里曾是商的都城 , 也称亳 。
据史籍记载 , 商先公时期有八次迁都 , 其中四次都返回到亳 。 商汤建立的商朝又有五次迁都 。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读史札记》说:“《史记》曰:‘自契至汤八迁 。 汤始居亳 , 从先王居 。 ’其后仲丁迁于隞 , 河亶甲居相 , 祖乙迁于邢 , 盘庚渡河南 , 复居成汤之故居 。 ”《史记·殷本记》记载:“帝盘庚之时 , 殷(上古时殷、商并称)已都河北 , 盘庚渡河南 , 复居成汤之故居……治亳 , 行汤之政” 。 吕思勉《读史札记》说:“武乙立 , 复去亳徙河北 。 ”说明商第二十位之王盘庚之后 , 商第二十七王武乙才自亳迁于河北(安阳) , 直至帝辛(纣)时商朝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