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伐魏必输,却为何一意孤行?其实这背后有这三大原因
【诸葛亮明知伐魏必输,却为何一意孤行?其实这背后有这三大原因】蜀汉的七十万大军被陆逊一把火葬于夷陵 , 此后刘备病逝白帝城 , 蜀由盛转衰 。 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 , 和东吴互结盟友之后 , 更是拼了命地攻打曹魏 , 十几年内先后六次出祁山 。 但问题就在于 , 北伐这事就如同以卵击石是不可能成功的 , 至少在关羽死后荆州沦陷 , 蜀汉精锐尽损 , 任他是诸葛亮也不能逆天改命!这事丞相自己也明白 , 可偏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原因何在?
文章图片
其一 , 伐魏才能证明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古代人十分准守礼法制度这一套 , 你看枭雄曹操当了几十年的魏王 , 没找到合适机会他也不敢登基 , 深怕被人非议 , 还是他儿子曹丕等到合适机会 , 先后禅让三次才从献帝那接过皇帝宝座 。 所以古代称帝是要师出有名的 , 而且还非常复杂 。 曹丕有汉献帝刘协禅让的诏书 , 刘备自己是中山靖王后裔 , 反而孙权啥都没有 , 名不正言不顺的 , 只能等前两位都称帝了 , 自己才敢上位 。
文章图片
所以蜀汉势必要伐魏 , 刘备称帝的名义是“曹操为权臣挟持天子 , 名为汉相 , 实为奸贼!”自然天底下所有皇室后裔都能起兵共伐之 , 这是昔日汉高祖定下的规矩 。 所以蜀汉建立之后 , 最重要的事就是征讨曹魏 , 不能有任何缓冲的余地 , 只能死战不止 。 你要是和孙权那般与曹丕握手言和了 , 你蜀汉政权又该立足于何处呢?
诸葛亮宁愿放着夷陵大仇不报 , 也要和曹魏决一死战 , 不伐魏就没有蜀汉政权一说 , 不伐魏诸葛亮倒不如直接双手自缚投降了事 , 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 自诩为汉室正统的刘备怎么可能会与篡位夺权的曹丕共存呢?只能战场上见真章 , 决一胜负方可 。
文章图片
其二 , 战争能避免内部矛盾;
蜀汉虽然地盘小 , 但内部派系极为复杂 , 有以刘备为代表的老一派 ,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襄派 , 以李严、黄权为代表的益州派 。 权力斗争激烈 , 而且益州人基本难入权力核心 , 所以在刘禅投降时你会发现 , 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本地士族几乎全员投降 。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对蜀国的归属感 , 钟会邓艾一打过来 , 他们就忙不迭地投降 , 深怕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 反正给谁当臣子不是当!
文章图片
这件事咱聊清楚了 , 诸葛亮北伐就好说了!因为战争 , 尤其是对外宣战能极大缓和国内矛盾 , 这一点熟读历史的观众应该都懂 , 把曹丕司马懿树为敌人 , 蜀内部各派系人士就不会闹不和 。 所以在诸葛亮执政期间 , 他才会竭尽所能地去北伐 , 而等到他一死各种乱事就都出来了 。 杨魏二人闹矛盾 , 导致魏延最后被杀、杨仪被收监;大丞相费祎死于魏将的暗杀;宦官黄皓专政 , 姜维执军不服从刘禅的调度等等...
(很多常说诸葛亮北伐穷兵黩武 , 让民不聊生 , 可实际上如果孔明不发动北伐 , 刘禅的位置能坐稳都不一定呢)
文章图片
其三 , 诸葛亮活着 , 伐魏才有一丝成功可能性;
伐魏是一件多难的事啊!以诸葛亮之智 , 集蜀汉军民上下同心协力尚不能成功 , 被司马懿堵在陈仓城外难进一步 。 倘若丞相也死了 , 北伐还能成功吗?尤其是三国后期 , 蜀汉内部人才凋零 , 武将也是青黄不接 , 正所谓“蜀中无大将 , 廖化做先锋!”这句话已然十分说明问题了 , 让一位六十岁的老将出战 , 蜀已经衰弱到什么地步可见一般 。
文章图片
所以摆在诸葛亮面前的问题就是 , 北伐虽然艰难 , 但蜀国上下若能同心协力的话未必没有机会 , 若是不战 , 那便只能坐以待毙 。 所以即便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 , 诸葛亮依然耗费精力去策划了六次北伐 , 其中两次还与东吴通气 , 双方一南一北共同夹击曹魏 , 而没成功就是后来要说的话了 。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 , 死于哀乐”北伐恰恰是蜀汉能延续下去的希望)
文章图片
- 诸葛亮究竟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也无法续命,病名听着很耳熟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蜀国|诸葛亮天资聪颖,为何儿子却昏庸无能?诸葛瞻临终幡然醒悟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诸葛亮为减少杀戮,竟然发明了一种面食,最早竟是用来代替人头!
- 诸葛亮|蜀国明明比魏国要弱, 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 原因很简单!
- 东西|诸葛亮其中一项发明,不仅救下蜀国10万大军,至今仍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