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假如没有西方影响,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吗?( 二 )


文章图片
左: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明成祖画像;右:位于马六甲市的郑和像
派郑和下西洋的 , 是朱元璋的儿子永乐帝 。 他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 , 一心要继承元帝国称霸欧陆的大业 。 郑和七次出洋 , 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做生意 , 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 乃是为了到海外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 , 命各个国家和部落到京城来朝贡 , 让皇帝感觉万邦来朝的威严与快感 。
哥伦布探险 , 打开了商业资本主义通道 , 而郑和下西洋 , 只是为了建立朝贡体系 ,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 , 大明王朝做的是亏本生意 , 给藩属国的赏赐要远远多于他们的进贡 , 但皇帝不在乎 , 他要的只是面子 , 是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
等到永乐帝死了 , 他的继承者们就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了 , 觉得这种远航劳民伤财 , 还是停了吧 。 明朝是汉朝之后又一个借助农民起义而成功建立的王朝 , 具有典型的农耕文明特点 。 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开放的、国际性的 , 是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帝国;但永乐帝之后的明朝 , 农民国家的基因便尽显本色 , 用黄仁宇先生的话说 , 叫“内向性”和“非竞争性” 。
大明王朝的经济政策 , 简单归纳一下 , 可以说有三条:对外海禁、以农立国、商业专卖 。
先说对外海禁 。 元朝为了建立海上丝绸之路 , 民众可以随意下海 , 各国商船来去自由 。 现代的资本主义是以海洋文明为基础的 , 但明朝的皇帝出生于农家 , 非常恐惧大海 。 当葡萄牙的商船来到南海 , 想垄断南中国海的海上贸易时 , 王朝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 , 一声令下:“片板不许入海!”

资本主义|假如没有西方影响,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吗?
文章图片
一艘明代福船
明朝两百多年 , 一直在为是否要实施严厉的海禁争论不休 。 海禁不是彻底的闭关锁国 , 只是为了维持一种贸易 , 那就是官家主导的朝贡贸易 , 其余的民间贸易 , 即使有 , 也要在朝廷的严格管控之内 。 当西欧的商船驰骋世界的时候 , 中国的商业资本主义就这样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了!
Q
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何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
之所以要有海禁 , 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明朝作为中原王朝的政权 , 牢牢遵循世代的古训——以农立国 。
无论商业如何发达 , 中原王朝的社会基础永远在乡村 , 而不是城市 。 它的经济政策重心不在振兴商业 , 而是便利农业 。 为什么?因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有一个普遍的观念:不患寡只患不均 。 商业的繁荣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 动摇王朝的政权根基 , 只有广大的、均等的自耕农阶层的存在 , 才是政府财政的稳定基础 。 所以 , 历朝历代都没有近代欧洲王权的那种重商主义传统 , 连这个意识都没有!

资本主义|假如没有西方影响,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吗?
文章图片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打下大明江山倚仗的是农民 , 保住大明江山也要依靠农民 , 而且是那些老实巴交、守住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自耕农 。 为了有效地圈住这些社会基础 , 明代在乡村实行“里甲制” , 十户人家为一“甲” , 一百一十户人家组成一“里” , 设立里长和甲长 , 便于自上而下地收税、摊派徭役 , 管理无死角 。 至于那些四处流窜的商人 , 与流民一样 , 自然在盯防范围之内 。
不过 , 商业的发展有其自身逻辑 , 中国地域如此辽阔 , 即使垄断了对外贸易 , 国内也会形成自足的商业市场 。 到了明朝嘉靖皇帝之后 , 商业越发繁荣 , 社会风气也逐渐发生变化 , 士商开始合流 , 许多官员开始经商 , 商人也开始进入上流社会 。
不过 , 最厉害的商人还是官商 , 或者说有朝廷、大官作为靠山的商人 。 这与第三项政策——商业专卖有关 。 比如民众生活最不可缺少的稀缺资源——盐 , 就是政府专卖的 。 南方最出名的徽商 , 许多就是获得政府特许权的大盐商;在北方最出名的则是晋商 , 三大山西家族到了清代 , 在朝廷的特许下 , 垄断了国家的金融业务 , 其他票庄不得染指 。

资本主义|假如没有西方影响,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吗?
文章图片

资本主义|假如没有西方影响,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吗?
文章图片
左:周庄沈万三故居的沈万三塑像和聚宝盆;右:胡雪岩故居中的胡雪岩像
那么 , 明清时期的中国 , 有没有可能像葡萄牙、西班牙那样 , 发展出商业资本主义呢?绝无可能 。 朝廷要利用商人 , 但又时刻提防着他们——我让你闷声发大财 , 但你必须听话 , 不能有二心 , 形成有组织的势力 。 明代有南京、扬州、苏州、杭州这些运河沿岸的商业大城市 , 但与欧洲的那些孕育了资产阶级的自治城市不同 , 它们只是行政中心和漕运中心 , 是政府权力控制最严格的地方 。 商人们虽有自己的行会 , 但绝对不容许跨地区 , 且要受到政府委派的“行头”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