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低调的五大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们( 二 )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 , 大家所熟知的火攻战略 , 其实不是诸葛亮 , 也不是周瑜所提出来的 , 其实是黄盖所提出来的 。 在《三国志·吴书》中有记载:建安中 , 盖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 , 建策火攻 , 语在瑜传 。 从这里可以明确看出 , 火攻之计 , 的确乃是黄盖所提出来的 。
至于陈寿老师为何对此只字不提 , 我想无非也就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高明了 。

三国最低调的五大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们
文章图片
然而 , 在事隔1800年之后 , 又有几人能够记住当年火攻赤壁的战略 , 其实是出自于黄盖黄老将军之手?
在参与赤壁之战过后 , 黄盖便平定武陵的叛乱 , 后续事迹不详 。 总体说起来 , 黄盖一生也是极为低调 , 虽然跟过孙坚 , 孙策 , 孙权 , 但是黄盖一点也没有骄傲之心 。
第三位:廖化
廖化 , 三国时期湖北襄阳人 。 提到廖化 , 或许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是一句传言 , “蜀中无大将 , 廖化作先锋!” , 或许看到这一句话 , 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廖化这个人是一个废物 , 庸才 。 其实不然 , 在蜀汉后期 , 廖化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将了 。 试问 , 蜀汉王朝为何还要让一个年迈的老将担当先锋之职?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 那就是蜀国后期的确没有什么将才了 。 这才让年迈的老将廖化出马 , 因此“廖化作先锋”说的也就是廖化这个人的实力是非常突出的 。

三国最低调的五大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们
文章图片
廖化起初是关羽手下主簿 , 在襄樊之战过后 , 廖化不得已东归孙吴 , 但是廖化骨子里是向往蜀汉的 。 为此 , 廖化在东吴策划了一场好戏的 。 《三国志·蜀书》记载:羽败 , 属吴 。 思归先主 , 乃诈死 , 时人谓为信然 , 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 没错儿 , 当时廖化用诈死之计 , 一路向西而行 , 最后与刘备汇合 。
如果说廖化真是庸才 , 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勇略呢?
公元238年 , 廖化参与北伐 。 并且打败游奕 , 王赟 。 让曹魏胆寒 , 这也算是从侧面为昔日的关二爷 , 还有刘备 , 雪了恨吧 。
公元248年廖化协助姜维北伐 , 并且帮助姜维顺利带着治无戴等部落 , 为川蜀再次增添人口 。

三国最低调的五大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们
文章图片
在姜维北伐的晚期 , 廖化指出此时与曹魏的实力相差很大 , 不如退而自保 。 其实廖化的战略 , 正与鬼谷子的 , 开、阖战略相同 。 这也足以说明 , 廖化这个人的能力不简单 , 只是说他这一辈子运气实在太差 。
最开始廖化跟随关羽 , 关羽只是给了廖化一个主簿的职位 。 严格意义上来讲 , 主簿只是一个文官 。 如果 , 关羽在一开始便把廖化当成是自己的心腹大将来培养 , 或许襄樊之战也不一定惨败而终 。
至少来说 , 关羽让廖化镇守荆州 , 最起码廖化是定然不会开城投降的 。 不过 , 关羽当年却恰恰搞反了 , 重用傅士仁 , 却忽略了廖化 。 后面 , 廖化跟随刘备 , 只不过也是走了一个过场 , 刚刚提到刘备的重用 , 刘备自己又在夷陵大败 , 最终在白帝城也遗憾而终了 。
不过 , 这些事情对于廖化来说也都是人生经历 。 没有改变的是 , 廖化这个人对蜀汉的忠心 。
第四位:文聘
文聘 , 起初乃是刘表帐下大将 。 在刘琮投降之后 , 文聘不得已归降曹操 。 然而让曹操发现文聘与别的降将不一样 , 别的降将是第一时间便赶到曹操的跟前 , 希望可以得到重用 。 然而 , 文聘却是最后一个去的 , 而且还是曹操亲自召见 。
当曹操问他具体原因 , 为什么不肯来见他 。 文聘却说 , 自己是败军之将 , 没有保全土地 , 因而没脸见人 。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 , 当众夸赞了文聘的忠义 。 后来 , 曹操把江夏郡全权交给了文聘镇守 。

三国最低调的五大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们
文章图片
文聘在镇守江夏期间 , 曾经多次阻止关羽用兵 , 一度成为曹魏的屏障大将 。 后来 , 曹魏集团进封文聘为延寿亭侯 , 其意思就是期望文聘可以继续 , 更持久的镇守江夏 。
公元226年 , 孙权气势汹汹亲自带兵攻打石阳 。 当时石阳其实是一座空城 , 文聘见状之后并没有惊慌 , 而是跟孙权摆起了“空城计” , 首先把孙权给稳住 , 然后再出其不意打退孙权 。 当时 , 文聘所采用的乃是疑兵之计 , 后面再僵持 , 再后面也就把孙权给逼走了 。
综合文聘一生的战绩来看 , 此人的确是难得的屏障大将 , 只不过他的名字却很少被世人所熟知 。 总体说来 , 文聘也是非常低调的一个大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