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他是河源县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 四 )
或许正因如此,1841年,江绍仪接到父亲死讯时,原本身体并不太康健的他“哀毁逾礼,病剧将殆”,他哀伤得十分厉害,病情加剧。病中,他百感交集,写了一联遣怀道:“夜来肺腑清于水,疑嚼梅花带雪吞。”吟罢,他知道自己已无时日,遂自行整理好衣冠,穿得齐齐整整,就此长眠,时年40岁。
江绍仪一生所作诗稿,有《里头吟稿》4卷,律赋杂体古文词集十数卷,四书题解六卷,俱未付梓,差点遗失,幸得他的四弟举人江绍僖(字希逸)收存有稿本。
江绍僖是1840年的举人,性格温和,主讲于河源槎江书院,所训诲的学生多有成就。道光年间,内忧外患,江绍僖协办团练以除暴安良。他倡议建炮台,修县署及学宫,凡邑中兴利除害之事,他都尽力奔走提倡。可惜亦是天不假年,46岁时就去世了。
文章插图
《瑶草分题诗集》书影。
江绍仪病逝后,四弟绍僖虽收集了他的诗稿,但也未来得及编辑,只能留待绍僖的子孙,最终编成《瑶草分题诗集》等。《瑶草分题诗集》分上下二卷,收录五七言律诗400余首,迟至民国九年(1920年)冬才编成,河源县邑人李朋杜、蓝炯章等集资印刷。
江翰林勤学苦学的故事,一直流传在河源及周边地区。在这部诗集的序跋中,便可见邑人对此的评论:“太史公(江绍仪)幼年苦学,文章诗赋分题著作岁无虚日。及入词馆(翰林院),京官数年,所题吟咏均注时日,其中一题而数咏者有之,一日而分题数咏者有之,一刻光阴其爱惜不肯抛弃者于此可见。是以公车北上,沿途所历名山大川、先贤祠宇、古寺风俗各有寄咏,不独读史论人特具只眼。惟是精神过用,享国不永,其功业未竟施行。”(江子鹍《跋》)江子鹍认为,江绍仪年轻时几乎每天都没有虚度,都有作文章诗赋。尤其入了翰林院后,每首吟咏都有注明日期,可见他对每一刻光阴都很是爱惜,不肯等闲抛掷了去。就算是在河源北上京城的路途中,他也留心沿途风光、人文,对所游历的名山大川、先贤祠宇、古寺、风俗等,都一一写入诗里。他的史论,也独具慧眼,不肯从俗。江绍仪的很多著作都留了下来,这是河源县的文坛幸事:“其最注意用功者五言八韵,前后过千首,无力问世。至于古风截律共四百余首,类皆咏史言情、土风国粹。”
然而河源文坛还是早早失去了江绍仪。江子鹍叹道,可惜江绍仪用脑过度,享寿颇短,还没来得及将一肚子学问好生挥洒出来。若天假以年,不知还能给河源县留下多少锦绣文章。
另外一位邑人蓝炯章,给了江绍仪很高评价:“生长双城,少贫而苦学,博及群书,纵横贯穿;故其文章腾达,混耀天垣,出入琼林,愈芳声价,其素所蓄积然也。”(蓝炯章《序》)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张乐|他是死的最惨烈的武将,先看着老婆和儿子被活剐,自己再被凌迟
- 李陵|他是以步战骑的名将,差一步就成为第二个霍去病
- 陵墓|他是孙殿英的儿子,将父亲盗来的文物主动交祖国,说了这样一句话
- 他是三国的常胜将军,三次救东吴于水火,最终却惨死于小人之手
- 他是曹操手下的大将,不听命令擅自出击,最后连累几万大军丧命
- 后晋|他是历史上最奇葩亡国之君,当了4年皇帝,退位后当了27年农民
- 慕容|皇帝奇怪的将功臣关进大牢, 死前嘱托儿子 他是我给你留的大将
- 明朝|明朝四大宦官中他是唯一的好人,却遭抹黑几百年至今被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