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他是河源县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 三 )


【 进士|他是河源县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次年,江绍仪再赴考场。
这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太后六旬万寿恩科,江绍仪考取进士功名,这一榜的名人,有何绍基、胡林翼等。
江绍仪参加殿试时所作的《所宝唯贤》一诗,得到道光皇帝赏识,特用朱笔加圈。他的策论,也得到了考官的高度评价。江绍仪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是河源县史上唯一一位翰林。
此时的江绍仪,最牵挂的是家中双亲,他写道:“一窗灯火念(廿)年心,博得声名入翰林。”“男儿欲遂扬亲志,会向瑶台猛着鞭。”“游子青袍今日换,高堂白发昔时新。”他知道,家乡河源的上下两城肯定已将他的名字传遍了:“飞骑遥传吉语来,双城遍说榜花开。”(《馆选自京邸寄回乡里七律四则》)
江绍仪中进士后回乡了一趟,一下船就被河源人簇拥着。回家后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心里很是惆怅:“簇簇人丛壁上观,锦衣膝下问平安。青衫乍换双亲老,白发犹怜一第难。半镜沧桑蝉鬓减,五更风雪马蹄寒。京华无限离人泪,染得宫袍着与看。”
他并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太久,很快,他要入翰林院学习去了。
为官洁身自好不入终南径
再度辞别二老和家乡,江绍仪再往京城而去。“亲老家偏远,官贫子尚无;京华三载住,赢得数茎须。”(《十月初八偶成》)
江绍仪上京走的多是水路,他在诗里多有记载路途之险,以及一路上看到的山河之美。他的诗情景交融,时有哲思,颇是耐品。在过赣江时,要过险湍的上、下十八滩。“百缆牵船上水涯,满河乱石虎交牙;滩头一阵风兼雨,卷起满船芦荻花。”“世路人心本不平,船头水石岂须惊;京华来往人多少,淘尽英雄是此声。”(《下十八滩》)
道光戊戌(1838年),江绍仪改任刑部四川司主事,他做事十分认真,夙夜在公,自奉俭素,但在巴山蜀水之中,每每想到留在河源的年迈二老,总是耿耿于怀,以不能迎养父母为憾。
此前,江绍仪的工作是从事教职,做官之后,他才发现为官的不易:“宦海波涛望杳漫,风帆无恙祝平安;人情不似驯龙易,仕路真知逐鹿难。”(《守岁》)官场上的各种人情往来、勾心斗角,让恪守原则的他感到难以应付。
“似我无才评鼠肉,羡人奏技得龙肝”,其实他根本不羡慕别人“奏技”而得到“龙肝”,却是“生平不入终南径,众醉何妨醒眼看”,他根本不肯去同流合污。
思亲至诚,求学至勤
长年游学、游宦在外,江绍仪最思念的是家中二老和家乡,为此,他写下了不少的诗篇。
生性至孝的江绍仪,也许经常在扪心拷问自己,本是长子,却长年游学、游宦在外,不能侍奉父母于身边,或许这成了他心头最大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