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8英寸晶圆代工江湖“告急”(上)( 二 )


不止如此,代工厂也在随行就市,据悉制程价格已在普涨,一些维持原价格的代工厂也在酝酿涨价,涨幅因涉及不同类产品不一。
设计公司的“无奈”
产能紧缺之下,设计企业首当其冲“很受伤”。
一家在行业已耕耘8年之久的设计公司CEO谢宇提到,晶圆厂主要按照历史出货数据分配产能,重点是照顾大客户,而现在的情况是一年内的产能已基本分光。
这也涉及申请代工的流程和规划。就如齐松所言,产能资源开发和准备对每家设计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都需要提前导入和规划。
具体来说,如有设计厂商寻求代工,代工厂首先会做一个客户评审,如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技术能力、团队实力、产品方向与代工工艺的匹配度等等,如果审核通过,而且与代工工艺匹配度较高,就会先期建立合作。接着就涉及具体的工艺磨合,因为每家代工厂工艺不太一样,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比如同样是130nm工艺,有的代工厂会用15层掩膜,有的可能用18层,因为代工厂会建议客户进入其MPW(多项目晶圆)班车进行流片实验,看是否能走通。如果没有问题,最后就可进入量产准备阶段进行量产。齐松也提到,参加代工厂MPW班车的方式一般是多家客户一起,这样可分摊成本,而如果有客户项目紧急或赶时间,也可单独申请独自进行MPW实验,但成本会很高。
齐松进一步指出,代工厂更愿意将产能留给那些有长久合作关系、工艺与产品匹配度高的公司,特别是目前产能紧张的情况下,很多小的设计公司大多没法要到产能。因为代工厂也有苦衷,代工业是有产业周期的,形同于奥运周期,就是在4年间有旺季即产能满载、也有行情淡的时候即产线不满。如在产能不满的情形下,一些客户还仍一如既往地支持,那在产能紧张时无疑会优先考虑这些“铁哥们”。“毕竟代工厂也面临风险,也希望产线基本稳定,无论行情好坏与否,都能维持基本的负荷量以保证正常运转。”齐松直言。
这就决定了代工厂的产能以满足老客户为主,而后才会看情况预留部分产能给新客户,但新客户也要在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符合代工厂的要求。“目前很多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真正能活下来、坚持下来的可能不是太多,代工厂也希望能在其中挖掘有实力和稳定的新客户,培养成长期客户。”齐松分析。
“目前本公司的0.13到0.18微米制程产能已排到半年后了,如果是小客户要排的话可能要等半年。”齐松进一步表示。
即便是老客户,也不可避免受到产能紧张的冲击。“产能确实很紧,貌似明年上半年都不会缓解。公司目前的基本量还能保证,但或多或少也面临难以如期供货的问题。而且最近公司的芯片销量随着市场回暖有所增长,个别产品同比增长幅度还较大,类似这种额外增加的产能就比较难解决。”谢宇说起来仍忧心仲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