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刘伯温成为了朱元璋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 。 他晚年将要告老还乡之前 , 还上了最后一道奏章 , 提出了不可轻视一些割据势力等建议 , 可惜朱元璋没认真考虑他的建议 , 匆匆发兵西征 , 最后失败而归 。 朱元璋一想起刘伯温那道奏章 , 就感到后悔不已 。
文章图片
(三)德法并举治国家
刘伯温认为治世安民要德政和刑法并用 , 以德治为主 , 刑法为辅 。 使用刑法的目的不是为用而用 , 而是用严明的法纪作为德政的保证 , 以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
他协助朱元璋审理处置了一批积年没处理的冤案 , 给受害者平反昭雪 。 朱元璋觉得很有成效 , 以后就将重要囚犯都交给刘伯温审理 , 刘伯温严格依法办事 , 安定了人心 。 他还拟定了明律令 , 成了明代后来立法的依据 。 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 , 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的 。 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后 , 要求御史们纠劾违法乱纪之事 , 对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要一视同仁 。 左丞相的亲信、中书省的一个李姓都事犯贪污罪 , 案发后左丞相多次向刘伯温说情 。 他不讲情面 , 秉公执法 , 将那都事处死 , 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 当时朝廷不少人结成朋党 , 朱元璋说只有刘伯温从不同流合污 , 是一个好人 。
刘伯温把“卫农”和养兵两件大事当作治国的根基 。 养兵的目的是“卫农”和卫国 。 他为国家军队专门制订了管理办法 , 在各地专门设立部队驻地 , 和平时期军队参加生产劳动 , 创造物质财富 , 尽量减少财政的养兵支出 。 发生了战争 , 由朝廷统一安排作战任务 。 这个办法 , 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 集中兵权 , 加强国防力量 , 稳定朝廷统治 。
文章图片
刘伯温的治国理论和实践 , 以国家和老百姓为出发点 , 德与法相辅相成 , 重视选拔、识别人才 , 取得了洪武年间较为清平的政治局面 。
文末补白: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用在刘伯温身上硬是恰如其分哟 。 刘伯温告老还乡后 , 断绝了和朝官们的一切往来 , 其目的就是打算超脱凡事 , 安心度过晚年 。 但他对世事的关注之心并没泯灭 。 离家乡不远有个地方治安很不好 , 但当地的官吏隐瞒此事 , 不向朝廷报告 。 刘伯温叫儿子向朱元璋报告 , 那些官吏就诬蔑他想把那块地占为墓地 。 朱元璋偏听偏信 , 本来要从重处理他的 , 念他劳苦功高 , 给了他一个象征性的处分 。 刘伯温入朝见朱元璋 , 由于心里害怕 , 不敢为自己辩护 , 只是一个劲地引咎自责 , 请办自己的罪 , 也不敢提回家的事 。 这么一折腾 , 就病倒了 。 据野史载 , 对他心怀不满的时任丞相 , 借机假惺惺关心他 , 派一个医生为他治病 , 用慢性毒药害死了他 。
洪武十三年为他平反昭雪 , 朱元璋颁布诰令 , 他的子孙世袭他的爵禄 。 明武宗称赞他是建国的首席谋士和头号功臣 。
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赵心放 , 笔名赵式 , 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敬请转发和评论 。
稿源:(写乎)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59233.html
标题:俗语解读:为何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