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原本 , 在官场上 , 士大夫之间通行的是揖拜之礼 。
此时 , 这些人对揖拜之礼全都废弃不用 。
大概 , 他们是怕揖拜之礼无法表达自己对汪直的卑恭顺从、而改用叩首半跪了吧!
就是因为有这样谄媚卑下举动 , 所以 , 这些人很得汪直的欢喜 。
事后 , 经过汪直的权力运作 , 这些人各有升进:有迁官工部侍郎的、有晋职兵部侍郎的、有进位户部侍郎的 。
对于这种情况 , 当时社会上还流传有专门的谚语 , 所谓:
“都宪叩头如捣蒜 , 侍郎扯腿似烧葱 。 ”
都宪 , 即明代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 。
当时 , 奔走争逐、急于求取名利的状况 , 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 , 说起来 , 还真会让端直之士觉得可笑啊!
文章图片
说到这里 , 也顺便看看 , 明朝以前几个对宦官管理比较得当的朝代 。
据传 ,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很早 。 按现有的资料推测 , 大约早在夏商的宫廷中 , 可能就已经有了宦官的存在 。
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 。 《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
周朝的制度之中 , 是由冢宰来统理阍寺(宦官)的 。
冢宰 , 官名 , 即太宰 。 殷商置 , 位次三公 , 为六卿之首 。 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 。 周武王死时 , 成王年少 , 周公曾以冢宰之职摄政 。
西汉的制度中 , 是以丞相来监管宫中寺宦的 。
宋朝遵循成周与西汉的遗意 , 也将宦官的管理归属于宰相、枢密 。 所以 , 夏、商、周三代而下 , 在处理管制宦官的法度上 , 各个朝代之中没有比宋代做得更好的了 。 故而 , 从宋朝建立直到其灭亡 , 宦官很少成为专政乱国的祸患 。
综合而言 , 在尹直看来 , 内廷宦官的管理与处置 , 交由外朝的首席大臣是比较妥当的 , 是可以避免出现祸乱的 。
但是 , 就明朝的制度而言 , 朱元璋废弃相权之后 , 外朝似乎已经没有可以监管内廷宦官的合适官员与职位了 。 虽然 , 明朝后来也有内阁首辅 , 但是 , 明朝的内阁首辅比起前代的宰相来 , 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了 。
到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70年~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时期 , 大明王朝建立接近一百五十年了 。
在这一百多年之中 , 明朝的宦官往往擅权 。 其间 , 明宪宗成化时期 , 宦官汪直专权 , 操纵国政特别严重(笔记作者记录相关情况时 , 可能还无法想象明代后来权宦威势的登峰之象 。 ) 。 当时 , 整个朝廷竟然没有言官上书 , 以周、宋的善政启迪皇帝 。
其时 , 即便是有所谓的启迪 , 制度上的先天缺陷、明朝皇帝对大臣的防范 , 猜想也根本就无法根除这种顽疾了 。
恰恰相反 , 汪直擅权时期 , 很多言官还竞相谄媚趋附 , 无所不做 , 戎装远迎 , 望尘下拜 , 并且心甘情愿地奴颜婢膝 , 以至于达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
呜呼!
文章图片
都宪是什么官?
六卿是什么职位?
朝廷却让这些卑污无耻的人来担任 , 真是有辱国家 。
怪不得当时就被世人耻笑 , 而“都宪叩头如捣蒜 , 侍郎扯腿似烧葱 。 ”民间谚语 , 也就由此而来 , 也就可想而知了 。
古人云:
“毋(一作无)污青史 , 为子孙累 。 ”
(这是唐左史刘知几曾经对开元名相张说说过的话 。 )
作为社会的中坚、风气的引领者 , 士大夫们应该时时记住这句话 。
就制度与时事而言 , 尹直确实是有些苛责都御史及其他言官了 , 但是 , 就自古以来 , 中国社会中对士大夫的期望与要求而言 , 尹直的批评也全在情理之中 。
本文出自明人邓世龙所编《国朝典故》卷六十之明人尹直《謇斋琐缀录》八 。
最后 , 说一说尹直 。
尹直是谁?
尹直(公元1431年~公元1511年) , 字正言 , 江西省泰和县沙村镇高垅村委尹家村人 。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 , 尹直考中进士 , 成为翰林院正七品编修 。
明宪宗成化中 , 尹直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
参与修撰《英宗实录》 , 总裁官想革去景泰(朱祁钰)的帝号 , 尹直引用汉昌邑、更始帝为例 。 认为不可 。
明孝宗即位 , 尹直遭弹劾 , 被令致仕 。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中 , 卒 , 谥文和 。
【
稿源:(尘境心影录)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54653.html
标题:明代大臣尹直讽诫言官,为何说“不要玷污青史,成为子孙负累”?(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