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引经据典 , 大部分时候是一种解释方式 , 但是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浅显的教育方式 。 尤其是语文课本上 , 为了能够教育好孩子 , 往往将一些名人故事搬上书籍 ,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故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
例如汉朝时候凿壁借光的匡衡 , 从他的事迹中可以激励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 , 刻苦向上学习;例如写“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的李绅 , 也抒发了作者希望民众珍惜粮食的思想 。 但是也会有人对这些名人充满好奇心 , 比如他们后面怎么样了?为什么课本都不继续描写呢?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文章图片
其实课本没有继续介绍这些名人是有原因的 , 首先这不是语文课本的主旨 , 其实有些名人长大了并没有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 就像匡衡 , 他官拜宰相之后竟然开始贪污 , 最后被人检举贬为了庶人 , 又比如李绅做了大官之后 , 根本就没有珍惜粮食 , 反而十分骄奢 , 与之前的形象大相径庭 , 所以课本也不会继续描写他们 。
其实还有一个例子也是这样 , 他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 很多人都在好奇 , 司马光救的那个小孩子是谁?为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说呢?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文章图片
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
《宋史》中有记载 , 河南光县有一男孩姓司马名光 , 七岁的时候就熟读《左氏春秋》 , 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小神童 , 头脑十分聪明 。 一日几个小孩玩耍 , 一个小孩不小心滚落进了一个装满水的大缸之中 , 因为水缸太过巨大 , 落水的小孩不会游泳难以呼吸 , 其余小孩见状都十分惊慌 , 一时间场面混乱不堪 。
这时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 , 他拿着一个巨大的石头将水缸给砸了一个洞 , 水漏出来小孩才得救了 。 这便是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 后来这个故事被选入语文课本之中 , 作为一个励志的小故事激励着孩子们的学习 。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文章图片
这篇课文也确实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 它借用名人故事 ,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遇事要沉着冷静的道理 。 在孩子们之间也颇受喜爱 , 有的人还特地去搜索主人公司马光后来的成长故事 , 甚至连被他救的那个小孩也有很多人好奇 , 好奇这个小孩的身份 , 好奇他最后的结局 , 结果发现很多时候都查无此人 。
这时就有人发出疑问了 , 如果说司马光砸缸确有其事 , 为什么被救的小孩信息却那么少呢?为什么翻遍史书都难以找出被救小孩的真实身份呢?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讲被救小孩的身份呢?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文章图片
因为与语文课本主旨不同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其实老师一直不给学生们透露小孩的身份是有一定道理的 。 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要想出众 , 那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 《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 它作为小学语文读物 , 道理显而易见是要符合当代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的 , 也必须要让孩子们看得懂 。
《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也应该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 那就是教孩子们遇事要沉着冷静 , 因此它主要讲述的是司马光的聪明和他的随机应变能力 , 表达的是要让孩子们临危不乱的道理 。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文章图片
如果说文章后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被救孩子的身份和他后来的成就 , 那么就显得有点分不清主次了 。 因为这样的一篇文章既不符合成文的基本要求 , 也不符合课文教育意义 , 因此很多老师也不会把被救小孩的身份告诉孩子们 。
其次是这件事发生在宋朝年间 , 距离我们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 。 要知道在那个全部靠文字记录史实的年代里 , 如果想去考证这个一千多年前被救小孩的身份 , 实在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 并且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 为了不浪费时间和精力 , 又秉着对学术和学生负责的态度 , 老师才不会随意说出被救小孩的身份 。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之人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提?
文章图片
没有明确身份
虽然教育者没有对被救小孩身份正面说明 , 但是关于他的身份却一直有人在探究 。
人们曾经在河南光山县一个复姓上官的人家里找到了这样一本族谱 , 上面写了他们上官家族有一祖先上官尚光最后官拜宰相后 , 带领族人在城西的龙堤南坡建了一座“感恩亭” , 为的就是纪念自己的一个恩人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