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

马未都是我国知名的文物收藏家 , 曾经于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小说《今夜月儿圆》 , 此文章一经发表就引发很大的轰动 , 而《马说陶瓷》这一书籍更是被许多读者所吹捧 , 视为中国古董界的启蒙书籍 。
而后 , 因马未都因为对古董有着深刻见解和很好品读古董的能力 , 在一本本书籍中谈论着它与古董心与心的交流 , 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古董的魅力所在 , 马未都就被任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
马未都从8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古代器件有一定规模的收集 , 比如家具、金属、瓷器等 。 马未都在对研究古代器件是有自己独到之处 。
或许是因为感慨古代人民的智慧 , 又或者是感慨古代人民对于美学和实用性的追求等原因 , 马未都在年少时期就种着一个梦 , 建造一个自己的博物馆 。

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
文章图片
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马未都
他希望能看到世界各地更多的古董 , 对物件进行分解和剖析 , 从中学到更多古人对器件的理解和构造 , 也为了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知晓古代器件 , 他就决定要实现这个梦 , 终于在1996年的时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
可以说马未都创办的博物馆在整个世界都是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
观复博物馆曾经与建筑报合作 , 开展了中国古建筑门窗的陈设展 , 在那场展会中 , 陈列出来的唯美的展览品和复古的古器件 , 使进入展览会的人有一种身临古代的感觉 , 给了在场所有人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 扮演了一个古代人士的角色 。
就连政治主席曾经都对这个大会给予了最高表扬 。 可想而知 , 当时的观复博物馆在中国里是有较大的规模的 , 如今的观复博物馆在马老先生的管理下更是是蒸蒸日上 。

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
文章图片
马未都谈论死后古董的何去何从
年岁已高的马未都虽然对博物馆有着挚爱的深情 , 但是人 , 终究逃不过一死 , 倘若马先生能有更高的寿命 , 定是会继续投身于古物的研究中 。
曾经有一个采访人员采访了马老先生 , 问他 , 在他死后将会如何处理这些古董 , 马老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 所以我的收藏品都会捐赠给观复博物馆 , 一件也不会留下 。 ”
或许是因为采访人员听到一件也不给自己留下的原因 , 就对马老先生产生疑问 , 反问马老先生 , 说他将自己的东西捐赠给自己的博物馆 , 这个理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 是不是有点自我炒作的意味在里面 。

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
文章图片
马老先生答复说:我是属于观复博物馆 , 而观复博物馆不是我个人持有的 。 采访人员在此给了马老先生一个钦佩的眼神 。
马老先生的这一番话里 , 让我感受到了一股热爱和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强烈力量 , 暗暗地被马老先生的这股精神所振动 。 我觉得这才是当代以及后代人民需要继承的文化 , 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弘扬的文化 。

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
文章图片
儿子马添的反应
而当此次记录报道让他的儿子马添听到后 , 马添是有点生气的 , 因为作为他的儿子 , 父亲居然没有留一件物品给他当作念想 。
是的 , 一个父亲的离去对于一个儿子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伤痛 , 而借物托情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感情寄托 , 所以 , 马添对于父亲将古董捐赠博物馆没有任何不开心 , 但是却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件物件的这项决定还是有点不悦 。
这一幕诙谐得令人心生敬意 , 马末都不打算将百亿古董留任何一件给儿子 。 儿子方面确实有意见 , 但不是因为泼天的富贵到头空 , 而是因为父亲没能考虑到为他留一个思念的念想 。

马未都|马未都:百亿古董本想一件都不留给儿子,可惜儿子有意见
文章图片
马老先生曾经将自己的儿子马添送去国外留学7年 , 在这7年的时间里 , 马添是深受父亲对于古董钟情的影响 , 也对古代器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就在国外学习博物馆的管理专业知识 , 在这些年的努力下也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
马未都曾经有过图书馆经营不善的情况 , 儿子马添就用他的专业知识 , 引导父亲作出做博物馆更好经营的策略 , 观复博物馆才躲过了这个危机 , 而且 , 马添不仅没让观复博物馆陷入危机 , 还带来了更大的转机 , 让观复博物馆的整体收入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