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郭松龄率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究竟为何以失败告终?( 二 )


首先从郭松龄自己这边说 , 他“反奉”的目标 , 是停止内战 。 而他的政治主张 , 却是“少帅”张学良取代“老帅”张作霖 。 问题是 , 这个“政治主张” , 他的“知己”张学良就绝不同意 。 如此“力挺小张打老张”的操作 , 放在自家嫡系们看来 , 那更是“吃着老张家的饭打老张家” 。 部队的凝聚力 , 可以说是一盘散沙 。 所以在战事进行中时 , 郭松龄麾下就不停有人叛变 , 特别是巨流河决战里 , 郭松龄的参谋长邹作华 , 干脆撤走了炮兵旅 , 成了压垮郭松龄的最后一颗稻草 。
而“老帅”张作霖这边 , 虽然开局吃了亏 , 但底子却是极强 。 特别是还有日本这家“老朋友” 。 当郭松龄逼近沈阳时 , 日本一度准备放弃张作霖 , 但由于郭松龄愤然拒绝了日方的“合作条款” , 日本转而对绝路上的张作霖伸出援手:日本关东军除了直接出兵干涉外 , 还给张作霖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 , 巨流河决战的郭松龄 , 看似机会很好 , 其实陷入了奉系与日军的夹击下 , 失败 , 已是必然 。

郭松龄|郭松龄率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究竟为何以失败告终?
文章图片
其实 , 对这样的失败 , 郭松龄在“反奉”前 , 也早有判断:“我这种行动等于造反 , 将来成功固然无问题 , 倘不幸失败 , 我唯有一死而已” 。 明知如此 , 他依然做出了选择 。
而他的这场失败 , 也让曾雄踞北方的奉系 , 实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 不夸张地说 , 对接下来民国时代中国的变局 , 产生了许多微妙的影响 。
而对于郭松龄本人 , 比起多年以后 , 许多后人对他的不解甚至嘲笑 。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 , 却值得铭记:在明明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 , 无论结果如何 , 他却选择了一条九死一生的路 。 在可以通过日本势力“取代”张作霖的好机会面前 , 他更选择了愤然拒绝 , 然后死战一场 。 为的 , 是他年轻时不曾忘的誓言:驱敌寇 , 复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