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军团:蜀汉最后的精锐,扫平交州,单独对抗东吴7年

南中军团是蜀汉最后的精锐 , 它虽然未能参加蜀汉最后一战 , 但却在曹魏和西晋时期大放异彩 , 在缺少增援的情形下上演扫平交州 , 单独对抗东吴7年的奇迹 。
公元263年秋 , 曹魏起兵18万 , 兵分三路大举伐蜀 , 蜀汉面临建国以来最大危机 。 时镇守南中地区的霍弋上书刘禅 , 希望能率军北上增援成都 , 却被刘禅以“备敌既定”为由拒绝 。
战初 , 姜维率军将曹魏主力死死拖在剑阁 , 钟会已有退兵之意 。 不料邓艾偷渡阴平 , 在绵竹击败诸葛瞻 , 导致刘禅迅速投降 。 从开战到投降 , 蜀汉仅仅坚持了三个月时间 。 消息传至南中 , 霍弋惊愕不已 , 他下令全军“素服号哭 , 大临三日” 。

南中军团:蜀汉最后的精锐,扫平交州,单独对抗东吴7年
文章图片
霍弋
霍弋是名将霍峻之子 , 曾担任太子舍人 , 是刘禅最为信赖的臣子 。 蜀汉末期 , 霍弋出任安南将军 , 统领南中七郡 。 有人劝说霍弋尽早投降曹魏 , 但霍弋说现在形势不明 , 我唯有保境安民 。 如果曹魏善待刘禅 , 我到时投降不晚 , 一旦刘禅受辱 , 我将率军誓死抵抗 。 直到264年初刘禅及蜀汉遗臣迁往洛阳后 , 霍弋方才向司马昭上表 , 率南中军团投降 。 司马昭十分欣赏霍弋 , 以其为南中都督 , 继续镇守南中 。
不过令司马昭意想不到的是 , 这支刚刚归附的蜀汉军队 , 却很快派上了用场 。
让我们把目光从蜀汉转移至东吴控制的交州地区 。
就在曹魏征伐蜀国的前不久 , 交州郡吏吕兴不满东吴的横征暴敛叛乱 , 占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 并进兵郁林 。 由于交州悬远 , 再加上东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蜀吴边境地区 , 想趁乱浑水摸鱼 , 所以对交州叛乱无暇顾及 。
264年初 , 镇守南中的霍弋归降曹魏 。 吕兴见蜀汉已亡 , 大势已定 , 遂派遣使节面见霍弋 , 向其表达愿意以交州地区归附曹魏 , 并请求曹魏委任其官职 , 派军支援的迫切希望 。 霍弋刚刚归附 , 不敢怠慢 , 于是向司马昭奏明此事 。
264年7月 , 吴主孙休病逝 , 东吴政权陷入一个月的权力交接“真空期” 。 9月 , 曹魏正式批复此事 , 对吕兴拜官封侯(不久死于内讧) 。 由于南中地区与交州接壤 , 再加之霍弋在南中经营多年 , 其麾下的南中军团并未在魏蜀之战中受损 , 司马昭遂以霍弋为交州刺史 , 将交州的军政大权全部委任其处理 , 希望霍弋能帮助曹魏迅速接管交州 , 安定局势 。
得到命令的霍弋不敢怠慢 , 他迅速制定了一套进军交州的方案:以爨谷为交趾太守 , 并派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率军援助吕兴 。 从这份将领名单来看 , 霍弋无疑动用了南中军团的精锐力量:五部都尉 。

南中军团:蜀汉最后的精锐,扫平交州,单独对抗东吴7年
文章图片
据《华阳国志》记载 , 诸葛亮南征南中后 , “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 , 为五部 , 所当无前 , 号为飞军 。 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 , 置五部都尉 , 号五子” 。
前者即为蜀汉锐卒“无当飞军” , 他们是从南中征调到蜀汉的壮年士卒 , 非常适合山地作战 , 所以活跃在北伐前线 , 战绩显著 。 而尚年幼 , 不足以征调的“羸弱” , 则被诸葛亮分配给以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主的当地大族 , 并置五部都尉 , 以当地大族为将帅 , 世袭领兵 。 诸葛亮通过征调分配夷族人口的方式 , 增强了蜀汉的军力 , 又扶持了一大批亲近蜀汉的当地大族 , 极大增强了蜀汉对南中地区的羁縻统治 。
诸葛亮的政策在其死后得到延续 。 到霍弋镇守南中地区的时候 , 和五部都尉紧密捆绑的南中大族已经成为南中军团的中坚力量 。 不难看出 , 霍弋派出的爨谷、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等人 , 皆出自五部都尉 。
扫平交州 , 对抗东吴
经过数月的整编与行军 , 爨谷等人于265年到达交趾郡治龙编 , 代表曹魏正式接管了归附的交趾、九真、日南等地 。 同年12月 , 西晋建立 , 交州又属西晋 。
爨谷到任后不久病逝 , 霍弋以马忠之子马融为交趾太守 。 很快马融病逝 , 霍弋以建宁人杨稷继任 , 在三任交趾太守的努力下 , 西晋对交州的控制日趋稳固 , 并不断派兵北上 , 袭扰东吴的郁林、合浦等地“合浦以北 , 民皆摇动” 。 不久 , 霍弋去世 。
268年 , 已经坐稳皇位的孙皓决意收复交州 , 彻底解决西南地区旷日持久的叛乱 。 他派遣交州刺史刘俊、前部都修则由合浦郡出兵 , 以优势兵力进攻交趾 。 但在杨稷的坚守下 , 东吴围攻交趾久攻不下 , 士气低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