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

朱温 , 后梁开国皇帝 , 灭唐建立了大梁王朝 , 五代由此开始 。 朱温不喜欢文人世人共知 。 朱温的父亲朱五经是一个教书先生 , 按理说朱温还算是出生书香门第 , 从小受他父亲的熏陶 , 即便自己不喜欢读书 , 但他为何却那么不待见读书人呢?

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
文章图片
朱温本是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 , 后来叛黄巢降唐 , 帮助唐王朝镇压黄巢 , 因功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 。 一次 , 他与手下幕僚在一棵大柳树下吹牛 , 自言自语的说道:“哎呀 , 这棵柳树这么大 , 应该做车毂 。 ”左右有几个随口附和 , 都说适合做车毂 。 朱温听后勃然大怒 , 转向对随身附和的人大声说:”书生们就是喜欢顺口玩弄别人 , 你们就是这样的人 。 “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 , 柳木岂能做!”他便对左右军士说:“还等什么!”那些嚷嚷说“应该做车毂”的人 , 全都被朱温属下打死 。 这恐怕就是朱温讨厌文人的原因 。

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
文章图片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全忠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 , 全忠独言曰:“此木宜为车毂 。 ”众莫应 。 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 。 ”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 , 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 , 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 , 悉扑杀之 。
但是 , 朱温的慕僚之一敬翔 , 本是个落第秀才 , 也是个读书人 , 朱温却对他的言听计从 , 这是为何呢?

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
文章图片
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敬翔
敬翔 , 字子振 , 同州冯翊人 。 他的祖上三代均是官宦家族 。 敬翔年少时就好读书 , 擅长写文书 。 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 , 准备通过科举进入官场 , 但是屡考不中 。 黄巢起义爆发后 , 天下大乱 , 迫于生计 , 只好去投靠老乡王发 。 当时王发在宣武节度使朱温手下当个小官 , 也帮不了敬翔多大忙 。 所幸敬翔擅长书写 , 为了糊口 , 为宣武军将士写书信名牒度日 。 因书中常有名言警句出现 , 在军中流传颇广 。 此事传到朱温的耳朵里 , 朱温便命王发引着敬翔来见朱温 。 朱温见到敬翔便问他:“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的大义 , 我现在有些根基了 , 很想学习《春秋》里边的方法来作战 , 以图更大的事业 , 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敬翔朗声答道:“诸侯打仗的事 。 ”朱温说:“你的兵法可以为我所用吗?”敬翔朗声答道:“自古至今的用兵之道 , 贵在随机应变 , 出奇谋而制胜 。 古代的礼俗到现在都没有沿袭下来 , 变化极大 , 况且是用兵之道 。 一味学习《春秋》就是因循守旧 , 结果只能是徒有虚名而无实效 , 百战难以百胜 , 那么大王的大业也就很难有希望了 。 ”

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
文章图片
《五代史补》:敬翔应《三传》 , 数举不第 , 发愤投太祖 , 愿备行阵 。 太祖问曰:“足下通《春秋》久矣 , 今吾主盟 , 其为战欲效春秋时可乎?”翔曰:“不可 。 夫礼乐犹不相沿袭 , 况兵者诡道 , 宜其变化无穷 。 若复如春秋时 , 则所谓务虚名而丧其实效 , 大王之事去矣 。 ”太祖大悦 , 以为知兵 , 遽延之幕府 , 委以军事 , 竟至作相 。
朱温听到这样的回答极为赞赏 , 认为敬翔与那些只会奉承的文人不同 , 当即授予他军职 , 凡出兵打仗都让他参谋 。 而敬翔也屡屡为朱温出谋画策 , 事事都合朱温的心意 。 当时宣武军地处四战之地 , 朱温虽然想成就一番事业 , 但是实力不够 , 自已的辎重总被四方藩镇抢走 。 敬翔给朱温出了个主意 , 让宣武的士兵诈为叛逃 , 自己以搜捕叛徒为名 , 名正言顺的出兵 , 以致宣武的军士成倍的增加 。 朱温高兴对左右人说:“天降奇人 , 以佐于我!”

朱温一向不喜欢文人,但为何却对敬翔言听计从?
文章图片
《后史补》:“梁太祖皇帝到梁园 , 深有大志 , 然兵力不足 , 常欲外掠 , 又虞四境之难 , 每有郁然之状 。 时有荐敬秀才于门下 , 乃白梁祖曰:‘明公方欲图大事 , 辎重必为四境所侵 , 但令麾下将士诈为叛者而逃 , 即明公奏于主上及告四邻 , 以自袭叛徒为名 。 ’梁祖曰:‘天降奇人 , 以佐于吾 。 ’初从其议 , 一出而致众十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