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桐油在抗战时几乎由我国垄断,我国甚至以其为抵押进行借款
桐油油桐树的原产地就是我国油桐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栽培历史甚至可以上溯至魏晋时期,尤其是云南、广西和四川等省种植面积最大,隋唐朝代已经有了桐油广泛用于造船业的文字记录:隋唐古船“外涂桐油”,“缝隙”和“接头”均填“油灰”,而且“铁钉帽亦用油灰封固”,其工业价值在几千年前便已显露出来。二战爆发之前我国是桐油的主产区,年产量约占全球的90%,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即便是现在,在40多个引种的国家当中,也只有巴拉圭和阿根廷算是成功了,但质量仍然不如国产的,干燥时间比大约是8分钟对12分钟。而美国和苏联等其他国家干脆就一直没有引种成功,那就只能掏钱购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民国出口桐油达到10万吨,居所有土特产之首。
文章插图
陈光甫、胡适和摩根桐油在军工生产上的重要性桐油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油,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比如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以及不导电等等,工业产品涂装之后干燥快、光泽度好、附着力强,广泛用于机械、兵器和车船的涂料,在科技并不发达的二战时期,是难得的优良产品,当然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中国的抗战爆发后,其实二战的阴云已经笼罩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都在抓紧军工生产,对桐油的需求量大增。不过虽然人们对桐油的需求量很大,但并不是说没有桐油就生产不了武器和车船,而是没有比它更好的防腐和防锈涂料,自然令主要工业国家趋之若鹜。正是由于军事、机械工业中特种油漆的需要,桐油的国际需求不断加大,使民国的桐油出口量直线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桐油居出口贸易第七位,到二战前后,桐油贸易已经跃居中国出口总值的三甲,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由于民国石油产量低下,桐油还成为汽车的替代燃料,总之紧缺得很。
文章插图
银行家陈光甫和“桐油借款”陈光甫何许人也?他在民国时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和“中国的摩根”等称号,民国三年(1914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并由此成为上海银行公会会长,一度是上海金融界的领袖,也是支持蒋介石的江浙财阀重要人物。早年即为北伐军筹办军饷,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多家银行的董事。抗战爆发后军费大增,国民政府脆弱的财政能力已近崩溃,严重需要外援,而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对援助中国却不甚热心,陈光甫临危受命,出任战时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主任。挂中将军衔,负责与美国谈判借款事宜。经过他和驻美大使胡适的不懈努力,最终促成了数额为2500万美元的贷款。而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好抵押的了,连海关税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于是出口桐油便成为了担保物资,史称中美“桐油借款”,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他又促成了两笔总额为4500万美元的贷款,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个年代桐油生产工艺复杂桐油是用油桐树的果实压榨出来的,过程比较复杂,桐树果采收之后要放在潮湿的地方,放个十天半个月桐树果的外壳会自然腐烂,然后要用铁勾去掉外壳取出桐子,再把桐子晒干和碾碎,一般在西南山区都是送到指定的榨油厂去压榨。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非常繁琐的,仅仅取壳这道程序都非常不易,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南农村还没有机器化,就只能完全依靠手工生产。
-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在做什么还在和妃子嬉闹!李建成本可以活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蜀汉|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 两个小国挤在一个岛上,东边国家宛如天堂,西边国家却深陷地狱
- 末代格格在秦城服刑9年,丈夫在等待中发疯:姐姐川岛芳子害了我
- 李世民指挥打仗什么水平?他的套路实在太深!
- 正说大龄皇后刘娥: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二婚女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