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诸葛亮、刘伯温,同样具有神一般的智慧,为什么最终结局天壤之别

刘伯温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与诸葛亮仅有的两位传奇性文臣,两人都出身布衣,都辅佐君主,都向君主提出过成功的“建国方针”,也都成功辅佐君主建立了王业;尤有甚者,二人除了在当时的政治远见与功绩之外,也都在民间留下了近乎神话般的神机妙算与传说轶事,举凡诸葛亮的借东风、八阵图,刘伯温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烧饼歌等,都是未经正史记载的民间传说。纵横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国史,文臣死后被神化与留下许多神话般的传说,以及被立庙、千百年来让民间自发性祭祀的,恐怕只有他们两位;从某个角度来看,诸葛亮与刘伯温或许都可算是两千年帝国政治中成功的文臣。

朱元璋|诸葛亮、刘伯温,同样具有神一般的智慧,为什么最终结局天壤之别
文章插图
【 朱元璋|诸葛亮、刘伯温,同样具有神一般的智慧,为什么最终结局天壤之别】然而,这两位神话般的文臣,在其有生之年,仍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我们分析比较与学习借鉴。首先的不同之处在于,诸葛亮成功地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之后,官拜蜀汉丞相,可算是蜀汉第一名封赏;而刘伯温同样成功的帮朱元璋出谋划策,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却只得到第三等伯爵的封赏,若论封赏排名,已被排在三十名以外。除此之外,诸葛亮自从被拜为丞相之后,一路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父子,直到鞠躬尽瘁,寿终正寝;而刘伯温在明朝开国之后,先后罢官两次,甚至连他的病死,都被怀疑是朱元璋默许胡惟庸下的毒手;两人的下场,在此可谓天壤之别。

朱元璋|诸葛亮、刘伯温,同样具有神一般的智慧,为什么最终结局天壤之别
文章插图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可算是蜀汉建国的“建国方针”:先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成为蜀汉当时最重要的国策;而刘伯温献给朱元璋的“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同样是朱元璋建国的最重要战略方针。两人对其君主的贡献,称之为“国师”都当受之无愧,何以下场有天壤之别?除了刘备与朱元璋的性格差异以外,刘伯温本人某些性格上的“执着”,可能正是不知不觉埋下令朱元璋猜忌的种子,或可供我们参考借鉴。
刘伯温本人性格刚直,为政嫉恶如仇,对许多事情看法的评论不假修饰,这些特质从某些角度来说也可说是优点;可惜之处在于刘伯温对别人如此,对朱元璋亦然;并未考虑朱元璋的感受,最典型的例子在于朱元璋询问刘伯温何人适合继李善长之后为相的例子。
洪武四年,李善长从丞相位退休归隐,朱元璋询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是否合适继任为相,刘伯温不论亲疏嫌隙,都很诚实的指出了三位的不适合之处,显示出刘伯温不结党营私,正直不阿的性格,堪称恰当的回答。然而,当朱元璋反问“其它人都不合适,那么,只有先生(指刘伯温)您合适当我的宰相”的时候,刘伯温的回答却是“我嫉恶如仇,又禁不起事务烦重,担任丞相恐将辜负皇上的恩惠。天下之大何必怕没有人才,惟有请皇上尽心去寻求了,目前这几位实在看不出哪位是适合的。”这段话虽然表面看来谦让,但其实可能不知不觉隐藏了两点不恰当之处,首先是强调自己嫉恶如仇,似乎在暗示朝廷之上颇多恶人恶行,难免令朱元璋心生“我们都是恶人,唯独先生您是善人?”的想法;其次是在评论前述三人不合适丞相位后,接着表明自己非适任的丞相人选,并要皇帝自己再去寻找人才,似乎不经意地表达“干我何事”的态度,不免令朱元璋心生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