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遇到地震,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很大 , 人类对此束手无策 , 除了想办法提前预知 , 然后选择逃跑之外 , 别无选择 。 上午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 有些网友说我从睡梦中惊醒 , 一会小区里就跑出很多人 。 这是现代人遇到地震的反应 , 那么古人遇到地震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呢?

古人遇到地震,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文章图片
古人遇到地震 , 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记录最详细的当属《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 他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 。
这一次地震发生在康熙七年 , 也就是公元1668年 , 戊申年 。 这一次发生的地震震级是8.5级 , 能量是唐山大地震的7.8级地震的11倍之多 。 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地震“郯城大地震” 。 蒲松龄当时呆的地方不是震中 , 属于破坏性的地区 , 场面也十分凄惨 。
人无法站立 。
人眩晕不能立 , 坐地上 , 随地转侧
大家只顾逃命 , 连衣服没有穿的都很多 , 如果换成是平时 , 肯定会被人议论 。 面对大自然显示的威力 , 人们怕的连礼义廉耻都不顾了 , 可见地震对心灵的震撼 。
视街上 , 则男女裸聚 , 竞相告语 , 并忘其未衣也 。
突遇地震人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古人遇到地震,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文章图片
古人遇到地震 , 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清代历任沧州知府 , 赵州知府的陈忠平写了一首诗 , 记载了古人遇到地震的心理活动 。
鸡飞村犬跳 , 晓日共床摇 。 生死一悬念 , 尘心竟未消 。
地震对古代老百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 。
甲申 , 忻、代、并三州言地震 , 坏庐舍 , 覆压人畜 , 忻州尤甚 , 吏民死者万九千七百馀人——《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四十一》
这是发生在宋仁宗主政期间的一次大地震 , 一共死了一万九千多人 , 最后由侍御史程勘负责前往赈灾 。 幸好程勘是一个干吏 , 迅速处置了受灾的老百姓 , 不然的话 , 不知道还要继续死多少人呢?
当时这三州的老百姓已经露住街头 , 房屋完全倒了 。 这一年也正是范仲淹、吕夷简、王曾斗的最猛的时候 , 也是朋党论最厉害的那一年 。 这个看过电视剧《清平乐》的应该都知道 。

古人遇到地震,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文章图片
古人遇到地震 , 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因为是天灾 , 所以发生地震 , 对皇帝的压力也很大的 。 古代科技不发达 , 他们不知道是因为地壳和板块运动造成的 , 他们觉得是皇帝治理天下不好 , 所以才会降下灾祸的 。
这个时候皇帝是很紧张的 , 特别是心怀天下的好皇帝 。
比如西汉的孝宣帝 , 有些人听到孝宣帝感觉很陌生 , 但是一说他的名字 ,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 , 他就是刘病已 。 《乌龙闯情关》中演绎过他的故事 。
他是一个好皇帝 , 他为了让老百姓避讳更容易才改名刘询 , 并且开创了孝宣之治 , 这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期 , 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 。
他一看到天下地震 , 第一个反应就是检讨自己 , 要求大家提意见 , 然后改进自己的工作 。
乃者九月壬申地震 , 朕甚惧焉 。 有能箴朕过失 , 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 以匡朕之不逮 , 毋讳有司 。 朕既不德 , 不能附远 , 是以边境屯戍未息 。 今复饬兵重屯 , 久劳百姓 , 非所以绥天下也 。 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 。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七》
遇到这样的好皇帝那是百姓之福 。 但并不是每一个皇帝对地震都有这样的反应 。

古人遇到地震,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文章图片
古人遇到地震 , 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又怎么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古人认为地震就是地动 , 地为什么要动呢?因为阴阳失衡 。
比如西周周幽王时期 , 三川地震 , 大臣伯阳父说:
周将亡矣 。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史记周本纪》
在古人眼中一直认为地震是由人祸引发的 。 这种观点从周朝一直延续到后世 。 比如宋仁宗与曾公亮有一番对话:
帝问辅臣曰:“地震何祥也?”曾公亮对曰:“天裂,阳不足;地震,阴有馀 。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十五》
当然他们这样说也是有目的 。 因为当曾公亮这样说后 , 宋仁宗继续问 , 谁是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