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浙江的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

首先要搞清楚改稻为桑的目的是什么?这件事是御前会议的时候 , 严嵩借着张居正的话向嘉靖提出来的 , 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库补亏空 。 为什么国库会有亏空?原因就在于严嵩二十年执掌内阁 , 嘉靖花银子太厉害 , 而严党本身也腐败 , 以至于堂堂的大明朝居然没银子了 。 对于嘉靖和严嵩的腐败 , 《大明王朝1566》中多处就有体现?比如朝廷亏空 , 裕王妃生下皇孙 , 嘉靖一赏就是十万匹丝绸 , 而作为内阁首辅的严嵩 , 也能够花二十万两银子买戏班听戏 。 所以说他们要是真的想解决朝廷亏空的问题 , 自身节俭点 , 朝廷也就有银子用了 。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浙江的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
文章图片
此时的嘉靖虽然信任严嵩 , 但是朝廷没银子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 因此 ,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还企图把国库亏空和冬天不下雪联系起来 , 目的也就是为了扳倒严嵩 。 只不过嘉靖不上当 , 毕竟像严嵩这样愿意为皇帝遮风挡雨的大臣少 , 因此严嵩依然稳稳地掌握着内阁 。
通过前面的介绍 , 我们就能够明白改稻为桑直白来说就是朝廷为了赚钱而推行的国策 。 换句话来说 , 朝廷改稻为桑就是为了捞银子 。 那么问题来了 , 朝廷赚谁的钱?按照改稻为桑的设计 , 丝绸出口能卖个好价钱 , 因此种丝绸比种田赚钱 , 加上嘉靖为改稻为桑的老百姓免税三年 , 老百姓和朝廷都能够赚到银子 。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浙江的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
文章图片
但是这样的好政策只是明面上 , 实际并非如此 。 原因很简单 , 因为办这件事情 , 从上到下的官员和丝绸大户也得赚钱 。 他们的钱从哪里来?丝绸卖给了西洋 , 银子在织造局手里 。 更为恐怖的是收生丝 , 织丝绸 , 织造局是不出银子的 。
那么他们只能从能从收丝或者买田上面做文章 , 而这两件事损害的利益就是最弱的老百姓 , 用赵贞吉的就是“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
毁堤淹田以后 , 沈一石被迫拿出自己的粮食赈济灾民 , 并且他的家后来还被抄了充公 。 即使如此 , 赵贞吉后来还是没钱买蚕丝 , 依然靠着官府贱买老百姓的生丝 。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 , 老百姓在改稻为桑中牺牲有多大 。 不管毁堤淹田还是前面逼老百姓踏青苗 , 目的就是从老百姓身上获取利益 。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浙江的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
文章图片
胡宗宪为什么不愿意改稻为桑?因为他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不管怎么做 , 最后老百姓肯定是冤大头 。 更为严重的是朝廷亏空严重 , 裕王这些人蠢蠢欲动 , 严世蕃根本等不急 , 因此他势必会不择手段 。 此时的倭寇正在肆虐东南沿海 , 一旦改稻为桑逼反了百姓 , 老百姓闹事情 , 到时候内忧外患 , 作为浙直总督的他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
当然了 , 老百姓也不傻 。 如果改稻为桑真的这么好 , 难道还会等到今天才做吗?对于老百姓不愿意改稻为桑 , 原因很简单 , 稻谷能吃 , 丝绸不能吃 。 从后面毁堤淹田以后 , 老百姓没饭吃就能够看出来 , 当时老百姓手里根本没有余粮或者余钱 , 生活水平很低 。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浙江的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
文章图片
只要官府和丝绸大户勾结起来 , 趁机压低丝绸的价格 , 然后再抬高粮食的价格 , 到时候恐怕老百姓辛辛苦苦忙活一年 , 赔给底朝天 。 种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 毕竟在古代稻谷都是硬通货 , 而且稻谷能够吃 。 对于老百姓来说 , 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浙江的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老百姓不愿意买田 , 严党在浙江的官员就急了 , 因此他们首先就是找胡宗宪的手下戚继光借兵 , 企图以武力逼迫老百姓改稻为桑 。 但是胡宗宪不配合 , 戚继光带走了自己的部队 。 于是乎他们便丧心病狂的毁堤淹田 , 几十万人便成了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