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拉嘎胡:内蒙古草原文学的“蒙古马”( 二 )


《春到草原》写的是合作化运动之后 , 合作社的巩固、生产的发展 , 以及家庭生活和爱情关系的复杂交织等故事 。 这与作家前期简约单一的情节叙述形成鲜明对比 。 扎拉嘎胡的创作 , 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
《红路》是扎拉嘎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 也是他的代表作 。 这部小说奠定了作家在内蒙古长篇小说创作领域的地位 。
扎拉嘎胡曾于1947年在扎兰屯工业学校学习 , 小说《红路》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学校里两条道路、两类人物进行斗争的故事 。 小说通过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等错综复杂的故事 , 回答蒙古民族选择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光明道路 , 还是跟着国民党走倒退的黑暗道路?这一主题无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小说发表后 , 立即有人写评论文章说 , 《红路》通过一场特殊的隐蔽的政治斗争 , 通过不同的蒙古族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生活道路来揭示有关民族命运的重大主题 。 小说塑造的几个性格鲜明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 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批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 。 作者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塑造的共产党员额尔敦 , 是蒙古族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代表性人物 。 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 , 为丰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人物画廊作出重要贡献 。
1959年 , 扎拉嘎胡到包钢深入生活 , 和工人同志们吃住在一起 。 沸腾的生活 , 火热的劳动 , 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 。 他开始酝酿小说《草原雾》了 。
《草原雾》从写作到出版 , 历时多年 。 他在包钢深入生活时酝酿构思 , 在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学习时动笔写作 。 1965年完成 。 小说稿寄到作家出版社 , 很快就通过终审 , 下厂打印出清样 , 准备付印 。 这时候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 , 说内蒙古自治区献礼办要求将《草原雾》作为自治区成立20周年重点献礼作品 , 要求将小说打印清样交给他们 , 再审定出版 。 没想到的是 , 《草原雾》并没有作为献礼作品出版问世 。
扎老一直到今天也想不明白 , 《草原雾》为什么就胎死腹中?
包头作家李汀写过一篇文章 , 告诉我们 , 扎拉嘎胡后来是怎样再修改作品、再出版《草原雾》的艰辛过程:

扎拉嘎胡:内蒙古草原文学的“蒙古马”
文章图片
左起:陈忠实、扎拉嘎胡、邵燕祥、从维熙、查干
1974年秋天 , 扎拉嘎胡对《草原雾》再做修改 。 老扎一个人住在二冶党校的一间斗室 。 大楼里 , 白天人来人往 , 夜晚空寂无人 。 一座三层红色大楼 , 只有三楼北侧一个窗口彻夜亮着灯光 。 老扎趴在桌子上 , 没日没夜地写作 。 终于有一天 , 守夜的工人师傅找到我说:你们当作家的人都这样吗 , 一天到晚地写呀写 , 就是一头牛、一匹马也得打盹瞌睡呀 , 快劝劝你的朋友吧 , 别把身体累垮喽 。 我把工人同志的意见告诉老扎 , 老扎笑了笑说:“感谢这位工人同志 。 你要是像这位工人同志一样关心我 , 那就给我换一把椅子吧 。 ”老扎站起来扭扭腰 。 我这才发现 , 他坐的是一条板凳 。 我拍拍脑袋 , 立即给公司办公室打电话 , 让搬来一把旧弹簧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