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溥仪在伪满洲国的时候, 有两样东西随身携带, 有了它溥仪才是皇帝!

民国十三年10月22日夜,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突然倒戈回京,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导致了吴佩孚的垮台。这一政变对缓终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但冯玉祥很快发现他又处于旧势力的包围之中,于是,索性于11月5日,无视优待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历史上称这为“北京政变”。

东西|溥仪在伪满洲国的时候, 有两样东西随身携带, 有了它溥仪才是皇帝!
文章插图
次日,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一九三四年三月初,伪满政权的政治体系被变更为君主立宪制,溥仪也从一名伪执政者的身份重新回到皇帝身份。只是,这个皇帝当的名不正言不顺,仍属日本傀儡,所以,是个伪皇帝罢了。虽说,大权旁落,但是,溥仪仍有板有眼的搞出一套“帝室令”,且在第一条就写着:“尚书府负责掌管御玺与国玺,并负责关于诏书等其他皇室文书的相关事务”。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会见到皇族的“国玺”和“御玺”,那么,这两块象征皇权的石头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东西|溥仪在伪满洲国的时候, 有两样东西随身携带, 有了它溥仪才是皇帝!
文章插图
不论历史和文学作品,“御玺”通常会牵扯着诸多争夺皇权的事件,也是夺权者们不可缺少的印信象征,也有不少文学作品都围绕着“御玺”的因素展开。老百姓们对“御玺”的认知通常都是口耳相传,所以,免不了以讹传讹,流传下来的说法可信度着实不高。比方说,影视作品《隋唐演义》里就有这样一段故事:瓦岗寨领袖李密派王伯当拿着“传国玉玺”赎回了萧后,而以秦琼为首的一众瓦岗英雄因此与李密反目成仇。“御玺”与“传国玉玺”中的“玉玺”一字之差,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不同呢?其实,玺就是印章的皇室叫法,所谓“御”就是皇帝本人专用的意思。而“传国玉玺”中的“玉”则代表这方玺是由玉打磨而成。我们不妨用现代的例子说明一下,例如:有某个部既有部门的印章,同时,也得有法人代表的印章,这样部门的权力才能正确的行使。“御玺”就像是部门法人的印章,而“国玺”则像是部门的印章。伪满政权这个大部门的法人代表是溥仪,所以,尚书府掌管的“御玺”是溥仪专用,“国玺”则代表着伪满政权,比较“官方”。

东西|溥仪在伪满洲国的时候, 有两样东西随身携带, 有了它溥仪才是皇帝!
文章插图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伪满政权的“国玺”图案大约八十五平方厘米,正方形的印文上工整的写着“满洲帝国之宝”;而溥仪个人的“御玺”的规格则稍小,总共为八十二平方厘米,上面写着“皇帝之宝”。这两件“宝玺”全都是用碧绿的翠玉打磨而成,上面雕琢着兰花纽。根据现存的历史记载来看:伪满政权中尚书府这个部门十分清闲,而司掌这个部门的大臣也是个闲得不能再闲的闲职。第二任尚书府首席大臣袁金凯虽然饱读诗书,但是,清闲的工作仍让他百无聊赖,时常替皇后婉容抄写唐诗宋词借此打发时间。虽说,尚书府的工作轻松,但平时的工作必须严谨,不能有丝毫怠慢。因为这个部门负责的是溥仪平时颁布的诏令、委任状等伪满政权向其他地区发布的一切指令的文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