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诸葛亮一生为何不能成功,最大的悲剧在于后继无人
杜甫有一首名诗《蜀相》,尾联尤为著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就是诸葛亮功败垂成的悲剧。然而,诸葛亮的真正悲剧似乎并不在此。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已经合二为一,在人们的心目已经没有必要加以区分。文即史,史即文,文史不分,似乎已在中国人的心中牢牢扎根。总之,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其贤相楷模的定论似乎是千古不易的。作为道德人格,他确实有不可否定之处。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做得是否成功,却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文章插图
诸葛亮最大的悲剧在于后继无人。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谓一语道尽了诸葛亮身后的凄凉境况。
遥想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胸怀凌云壮志,手下猛将如云,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其情势至今犹动人心魄。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了,蜀国灭亡的先兆也开始显露。
三国后期, “五虎大将”已相继去世,等到廖化出台,诸葛亮治下的西蜀已如强弩之末,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将领了。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可谓言听计从,无所不依,但从207年隆中决策,到234年病逝五丈原,其问长达二十七年,居然没有找到、也没有培养出一个接班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直到临死的那天夜里,他才哀叹自己平生所学的兵书,遍观诸人,无可传授者,于是退而求其次,勉勉强强地传给了姜维。
文章插图
然而,姜维其德可嘉,其才却远不如诸葛亮。虽有丞相之心,却无丞相之才,再加上此一时彼一时,正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姜维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至于最后试图以假降来保全西蜀,实在是让人感喟莫名了。
其实,廖化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平庸将领,相对于姜维,他颇有些务实的态度。对于姜维的三番五次的无效进攻,他有着清醒的认识:“兵不战必自焚,说的就是姜伯约(姜维)这种情况啊!智谋压不过敌人而力量又小于敌人,还要频繁出战,怎会不败呢?”廖化的评断,不仅指出了姜维的弱点,也映衬出了诸葛亮的不足。
诸葛亮的务虚不务实,早就在许多地方表现出来了。刘备临终之前特意告诉他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他偏偏和马谡这样的人谈得来,其结果是失了街亭,葬送了一次东征,马谡也因此丢了性命。可是,诸葛亮在“挥泪”之时,只是自责用人不当,何尝对自己的性格作过深层的反思?
- 诸葛亮究竟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也无法续命,病名听着很耳熟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蜀国|诸葛亮天资聪颖,为何儿子却昏庸无能?诸葛瞻临终幡然醒悟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赵云|赵云一生没有斩杀名将,为何能够排行第二?大局观最重要
- 吕布一生战绩平平,为何是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其实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