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 德俄法三国为何帮助中国要回辽东半岛

1895年4月17日上午11时40分,日本马关。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艰难谈判,中方全权代表李鸿章、李经方,与日方全权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终于签订了著名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权益损害最大的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二是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4月17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恰好是甲午日。可以说,这场中日之间的决战,始于甲午年,终于甲午日。

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 德俄法三国为何帮助中国要回辽东半岛
文章插图
《马关条约》签订了,故事却没有结束。因为李鸿章将《马关条约》的内容,告知了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等主要西方列强。同样的内容,在西方列强那里有了不同的反应。英国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朝野普遍看好中国,对中国持支持和同情态度。可是,当双方胜败已经很明显后,英国预料到日本将取代中国成为东亚霸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英国开始倾向于日本,支持《马关条约》的签订。法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采取置身事外的策略,因为法国在朝鲜既无商业利益,也无地缘政治关系。但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法国警觉起来。这是因为法国侵入印度支那半岛后,一直对台湾虎视眈眈。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被法国人认为动了自己的“奶酪”,因此反对这一条约。俄国向来把中国东北当作他们的势力范围,非常警惕日本在这一领域伸手。中日甲午战争箭在弦上之际,俄国驻日公使就向日本递交了一份公文,“忠告”日本从朝鲜撤兵。在马关谈判时,俄国又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而,日本并没在意俄国的态度,依然在《马关条约》里提出了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对此,俄国非常不快,感到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一度打算派兵到东亚,以武力解决这一争端。

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 德俄法三国为何帮助中国要回辽东半岛
文章插图
德国跟法国一样,最初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可是,随着战事的进展,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打算进入东亚,分一杯羹。而且,此前俄国与法国结成联盟,极大地限制了德国在欧洲的扩张,德国迫切地想在中国山东获得一个港口,拉近与俄国的关系,改善德国的孤立处境。《马关条约》的签订后,辽东半岛被割让给日本,让德国的这个想法成为了泡影。因此德国对《马关条约》也耿耿于怀。至于美国,美国在19世纪末,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撼动英、法、俄等传统强国地位,在国际社会上行事比较低调,更愿意扮演“中立者”角色。加之美国与日本是邻居,存在地缘利益,所以并不反对《马关条约》。综上而言,在西方列强中,法国、俄国、德国对《马关条约》持强烈的反对立场,而英国和美国要么支持,要么中立。4月17日签约当天,在第一时间获悉《马关条约》内容的俄国首先发难,联合法国和德国对《马关条约》进行干涉。德国和法国积极响应。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动作迅速,下令派遣一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开赴东亚地区,对日本形成压力。法国也公开表态,加入俄国的干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