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三国时,关羽死后刘备攻打吴国,大败于夷陵,为何不带诸葛亮?
_原题为:三国时,关羽死后刘备攻打吴国,大败于夷陵,为何不带诸葛亮?夷陵之战是由蜀,吴两国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蜀汉皇帝刘备为了给结拜异弟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此时的孙权作了两手准备一面与蜀国求和一面向魏国称臣,最终结果是蜀国求和不成,而魏国表面上答应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这时孙权动用了陆逊为大都督总领全军与蜀国浴血奋战,战斗相持七八个月后蜀国几乎全军覆没。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文章插图
有人问刘备攻打东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呢?我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诸葛亮当时在军事上未有太大建树首先我们要将《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历史分开,诸葛亮并非如《演义》当中所描写的那般,一上来就是军事、内政尽皆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其最初展露头角的主要方面还是表现在治理内政层面,军事非其所长。这里要特别澄清一点,《演义》当中诸葛亮前期的几次著名战役实际上都是刘备为最高指挥官直接打的,比如:博望坡之战,入蜀之战,汉中定军山之战等等。实际上当时刘备集团在军事上的第一谋士是法正而非诸葛亮。
文章插图
由此可知,率兵打仗并非诸葛亮最擅长的事情,至少在前期并不是,至于后来多次北伐曹魏恐怕也是边干边学,逐步提升而已。二、刘备以往出征也没有带诸葛亮随军的先例和《演义》当中不同,刘备自身实际上是非常能打仗的,而其外出作战通常是自领一军,关羽领一军,张飞、赵云、魏延等将领皆是帐前听用。纵观刘备此前的几次出征,也没有带着诸葛亮的习惯。比如赤壁之战后,刘备在稳定荆州后,率军进入到益州,一开始,刘备是带着张飞、庞统等人去的,而诸葛亮、赵云等人起初是留在荆州。不过,在庞统被杀后,刘备才派诸葛亮、赵云等人率军进入到西川。而就汉中之战时,诸葛亮也没有走上前线,而是留在成都。彼时,刘备是带着法正随军出征。所以刘备讨伐东吴不带诸葛亮也是遵循惯例。
文章插图
三、安排诸葛亮留守成都本就是极为正确的决定前面说了,诸葛亮长于治政,而非军事。刘备外出征战之时,诸葛亮多在后方居中保障,比如调配粮草、军械等等,从而确保在前方征战的刘备没有后顾之忧。那么这就有两个原因导致诸葛亮必定要留在成都:一是对吴作战是倾国之战,稳定的后方尤其重要。蜀汉与东吴这一次是拉开了架势要往死了打,那么此次作战必然是旷日持久,所以稳定的后方自然是尤为重要。那么结合诸葛亮以往在刘备集团的后勤保障方面的表现来看,他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
-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在做什么还在和妃子嬉闹!李建成本可以活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民族入侵,孟获,我被抓七次,还看不出差距吗
- 重文|北宋灭亡时,威震八方的杨家将为何没有出来抗争原因不简单!
- 将士|将军带兵打仗,上厕所时看到一群蚂蚁后,为何赶忙下令撤退
- 正说大龄皇后刘娥: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二婚女也有春天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吕布一生战绩平平,为何是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其实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