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赵国抵抗秦国的入侵,齐国有粮不借,齐国不救赵的原因

齐国不借粮给赵国,是综合历史、现实、未来的多种因素做出的决定。如果了解到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齐国的决定或许并非不妥。
赵国|赵国抵抗秦国的入侵,齐国有粮不借,齐国不救赵的原因
文章插图
乐毅伐齐既是齐国阴影,也使齐国元气大伤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率秦、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联军破齐都临淄,连克齐国七十三城。齐湣王仓皇逃到莒之后被楚将淖齿杀掉,王子法章继位为齐襄王,名将田单经过多年苦战才赶走侵略军,助襄王复国。
赵国|赵国抵抗秦国的入侵,齐国有粮不借,齐国不救赵的原因
文章插图
这段屈辱的历史给齐国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此后,齐国上下不愿在经历这种浩劫,齐国也很少再干预东方五国之事。这种对他国的失望、怨恨和提防使齐国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援助赵国。更现实的考虑是,齐国经过乐毅的打击,尽管在齐襄王的经营下国力有所恢复,但总体上难以达到以前富强的程度。在秦赵的生死之战中,以任何形式援助其中一方都可能遭到另一方的报复。齐国自然是无力抵抗秦国的入侵的,因此选择中立、观望,是个不得罪双方、保全齐国国力的最好选择。
赵国|赵国抵抗秦国的入侵,齐国有粮不借,齐国不救赵的原因
文章插图
秦齐交好,齐国没有理由背叛秦国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命魏人范睢为相。范睢向秦王提出了闻名历史的“远交近攻,与齐修好”之谋,即与遥远的齐国结盟,大举进攻邻近的魏、赵等国。在此背景下,秦国主动接近齐国,齐秦交好。公元前266年,齐襄王尚在位。这位依靠田单复国的君王在战后与田单生隙,本身就不算一个中兴之君。其王后史氏(史称君王后)的外交倾向更是在秦国和其他五国间走钢丝(在她后来听政时可以看出来)。齐国最高统治者的能力和态度,加上秦国的示好,决定了齐国没有理由背叛秦国。
赵国|赵国抵抗秦国的入侵,齐国有粮不借,齐国不救赵的原因
文章插图
长平之战中,并非齐国一国处于观望态度长平之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当时两个超级强国的争霸之战。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赵国出动四十余万大军,秦国更是“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将国家的未来赌了上去。因此胜方有极大可能一举摧毁本来极具竞争力的败方,从而称霸天下。
赵国|赵国抵抗秦国的入侵,齐国有粮不借,齐国不救赵的原因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曾派使者赴秦和谈。但秦王故意隆重接待赵使,既拖延了时间,又让别国在秦使臣一度认为秦赵关系缓和。试问谁在秦赵和好的前提下愿意为其中一方出兵助战呢?同时,即便秦赵未和,贸然出兵也是极其危险的。对五国而言,两败俱伤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自己支持的一方战败,而敌方尚有余力,那无疑是自寻战事。对结局的不确定促使包括齐国的在内的一众国家不敢过早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