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崇祯来可不必死社稷,与皇太极即将议和,却被一个小人物搅局( 二 )
文章插图
对于皇太极来主说,议和之事一切都可以公布并传达。不过对于明朝来说,这是一个秘密。知情者仅限于杨新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傅宗龙、大学士谢升等少数人。3、小人物搅局议和,明朝踏上不归路现实早已告诉我们,当你对别人说:“要保守这个秘密”时,无论对方如何保证,其实你已带头泄密。这回嘴上没有把住门的人是谢升。谢升私下给一位好友透露“皇上正与清军议和”的消息,或许最后也叮嘱了一句:要保守秘密。不过,他的这位好友还有一个身份:言官。明朝的言官“位卑权重”,是千百年来“文死谏”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大事,他们知道了就等同于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文章插图
于是质疑声蜂起,文武大臣上书弹劾谢升。这给崇祯出了一个难题,在他的授意下,陈新甲正和皇太极议和,但一切手诏往来仅局限于他们两个人。如今,谢升泄露出去,是承认有此事还是不承认?最终,崇祯以罢免谢升的方法,平息了文武大臣们的怒火。但是就在谢升下台后不久,满朝文武再次找到了一个靶子,并由此把崇祯逼到墙角,把陈新甲逼上绝路。这次,泄密者是一个小人物。小到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中介称呼他为“家僮”。事情经过是这样的。特使马绍愉拜会阿济格后,把皇太极的态度和下一步打算,用密函的形式回报了陈新甲。在书房里展看后,陈新甲把密件放在书案上。兵部尚书的书房,除非得到召见,外人是无法进入的。
文章插图
只有一个人例外——陈新甲的家僮。这名家僮的作用类似于文字秘书,负责处理陈新甲的日常事务,比如把陈新甲批阅后的文件,交给京师的驿站,由塘兵接替递送给各省。按照惯例,这名家僮把一批塘报交给了驿站,那份密函也在其中。密函成了塘报,公开抄报给各级官员。而在群臣心里,议和等同于投降,还是向“建夷”投降,于是群情激愤,举世哗然,竟然向各级官员抄报投降的消息,陈新甲就这样卷进了风暴眼中。崇祯还是想救一把陈新甲的。他把所有弹劾奏疏全部压下,又发布一道圣旨,让陈新甲对此事进行解释。想议和又不想被群臣看不起的崇祯,此举是替陈新甲和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文章插图
可惜的是,陈新甲没有领会崇祯的这番良苦用心,“不引罪,反自诩其功”。难道议和投降的锅要让皇帝来背?神仙也救不了你啦!1642年7月29日,崇祯下令把陈新甲下狱,不到2个月,斩于市。陈新甲的家僮,一个地道的小人物,彻底搅黄了崇祯和皇太极的议和大事。陈新甲死后,两国议和的大门关闭,再也没有打开过,杨嗣昌所倡导的"安内方可攘外"战略永远无法落地,明朝也踏上了不归路。本次议和的2年后,1644年4月,崇祯吊死于煤山。死前他那句“诸臣误朕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包括陈新甲。参考文献:《明史》、《清世祖实录》、《清史稿》、《东南纪事》,感兴趣者可以详细一读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重文|北宋灭亡时,威震八方的杨家将为何没有出来抗争原因不简单!
- 瓷枕又硬又冷为何被古人偏爱?了解后才明白,原来是为了方便女性
- 项羽|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他的恩人,史学家:换来汉朝400年天下
- 广西!明天气温“大转变”!广西各地的气温将迎来下列变化
- 王一博|王一博 没想到出去一趟回来还要粘头套
- 福建确认!下一次气温“大转变”!福建各地气温将迎来下列变化
- 诸葛亮为减少杀戮,竟然发明了一种面食,最早竟是用来代替人头!
- 外来沙尘再次入京,部分地区PM10浓度升至3级轻度污染
- 出门记得添衣!广州今日气温继续下降,最低13℃!未来一周会升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