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崇祯来可不必死社稷,与皇太极即将议和,却被一个小人物搅局

大家好,我们的烨霖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小人物,虽然多数时间是历史的配角。但是,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经常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小人物,大历史——这里是指动历史,讲述小人物的历史故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前者特指朱棣,后者特指朱由检。不过,崇祯本可不必死社稷,在大明江山最危险时,朱由检与皇太极基本达成和解退兵协议,不必再双线作战,可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李自成。但是,一个小人物的出现,让崇祯的计划落空。2年后,他就在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下吊死于煤山。
杨嗣昌|崇祯来可不必死社稷,与皇太极即将议和,却被一个小人物搅局
文章插图
1、杨嗣昌最早意识到不能两线作战关外,多尔衮和岳托兵分两路从墙子岭、青山口突入长城;关内,李自成遭遇起事来最大失败,与刘宗敏等18人躲进商洛山中。这是1638年。明朝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历史证明,在这个十字路口,只有一个人的选择是正确的——杨嗣昌。他创造性地提出"安内方可攘外"战略,意图集中全力消灭李自成,与皇太极达成和平协议。也许他已意识到,大明江山能否保住,取决于下一步能否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因此,杨嗣昌不断向清军释放善意,并得到皇太极的回应。在崇祯默许下,他和方一藻、高起潜、周元忠等人成为明朝议和派主力,与明朝主战派的矛盾公开化,还进行了一场当廷论辩。
杨嗣昌|崇祯来可不必死社稷,与皇太极即将议和,却被一个小人物搅局
文章插图
两派相争,崇祯的态度是不反对、不支持,至少表面上保持了中立。议和也就完全停滞,没等来好消息的皇太极怒火中烧,才有了多尔衮和岳托闯关劫掠的报复行动。这次报复行动,也让局势再次发生变化。主战派卢象升如杨嗣昌所愿战死。但是同时,尽管杨嗣昌一再反对,孙传庭、洪承畴还是被调离围剿李自成的前线,奔赴辽东抗清。又过1年,张献忠在谷城降而复叛,满血复活的李自成则率数千人马杀出商洛山。这意味着未来两线作战将成为常态。崇祯也终于对主和、主战两派下了定论:"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这里的黄口书生,是指以黄道周为首的主战派。2、“葫芦、瓢”都浮起来了1641年,明朝迎来两线作战以来最坏的局面:复出后的李自成一路开挂,攻克了洛阳,把福王煮成“福?宴”;张献忠攻破襄阳,杀掉襄王……已患重病的杨嗣昌惊惧交加,一命呜呼。
杨嗣昌|崇祯来可不必死社稷,与皇太极即将议和,却被一个小人物搅局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济尔哈朗、多铎修筑义州城屯田,陆续拔掉锦州城外围据点,把蓟辽总督洪承畴拴住。随后,松锦大战爆发,以松山、锦州、杏山失守和洪承畴被俘并投降而告终。“葫芦、瓢”一个也没按住,都浮起来了,两线作战的明朝撑不住了。"安内方可攘外"再次被提上日程。崇祯选择让兵部尚书陈新甲接过杨嗣昌的主和派大旗。1642年,松锦大战结束后的锦州城。阿济格上奏皇太极,称明朝职方郎中马绍愉为特使前来议和,递交上陈新甲的一封书信。阅后,皇太极说了这样一番话——明朝的书信态度不实,词意夸大,没有表现出议和的诚意。虽然真假不明,但议和是我的夙愿。我为百万生灵计,若议和成功,两国无事,民众安居乐业,则两国可享太平之福。你们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