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咸丰帝:当庸人遇见大时代( 二 )
在对外事务上 , 咸丰最信任的人是两广总督叶名琛 。 相比备受猜疑的曾国藩 , 咸丰对叶名琛的倚重和放权甚至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 此种信任一直持续到1857年1月5日 , 这一天 , 叶名琛做了英法联军的俘虏 , 留下了所谓“不战不和不守 , 不死不降不走”的昏聩之名 。
咸丰为何如此信任叶名琛?究其根本 , 是咸丰对西洋事务毫无了解 , 无法“朕躬独断”;而要求甚高:既不可以引发大规模战争 , 又不能对洋人做任何让步 。 偏偏叶名琛自命驭夷有术 , 又特别有责任心 , 就这样舍他其谁地成了咸丰朝的南天一柱 。
回头检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责任 , 其间自然有英法联军“欲加之罪”和“找茬”的因素 , 你只要不满足他们的要求 , 这仗就很难不打 , 给点钱糊弄是糊弄不过去的;而只要打 , 就必然战败 , 这就很难说是叶名琛或者谁的责任了 。
甚至可以这么说 , 叶名琛在对外事务上的认知能力和咸丰是类似的保守固化 , 只是因为才具远胜于咸丰 , 一线办事经验远胜于咸丰 , 又勇于任事 , 在某种程度上被咸丰视作“代理人” , 这才成就了咸丰和叶名琛这一段的“君臣相遇” 。 而此种基于共同认知缺陷的“君臣相遇” , 既毁了本有成为名臣潜力的叶名琛 , 也毁了昧于世界大势却又自以为是的咸丰帝 。
文章图片
如果说叶名琛是咸丰在“夷务”上最信任之人的话 , 那么肃顺则是咸丰在内政上最倚重之人 , 特别是在咸丰朝的后半期 , 肃顺是无人可以争锋的权臣 。
尽管肃顺后来在“辛酉政变”中被杀 , 落得种种恶名 , 但正如茅海建先生所说 , “不论肃顺如何擅权弄势 , 他都是清朝最好的‘宰相’之一” 。 肃顺对咸丰朝最大的功绩在于 , 在作为大清朝基本武力的满蒙八旗日益腐化 , 无法担任平定太平天国主力军职能的历史时刻 , 肃顺凭借咸丰对他的宠幸 , 顶住了各种政治压力 , 大力推动赋权曾国藩、左宗棠等汉臣的决策 , 成为大清朝日后平定太平天国的“幕后英雄” 。
咸丰与曾国藩 , 颇有些相互看不上 , 却不得不合作的意思 。 咸丰即位之初 , 曾国藩便给皇帝上了一道惊世骇俗的《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 语调激烈地批评了咸丰的三个“流弊”:过于注重小节 , 有“琐碎”之风;“徒尚文饰” , 注重虚名;刚愎自用 , 骄矜自是 。
咸丰为人脆弱敏感 , 自尊心特别强 , 看了曾国藩的这道奏折之后大发雷霆 , 一度准备治他的罪 , 后来虽然在群臣的劝告之后作罢 , 但却从此与曾国藩结下了梁子 , 在日后的岁月里不断给他小鞋穿 。
- 雍正王朝:十四爷大闹灵堂,雍正用一招轻松化解,尽显帝王心术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姓氏当做国号,史无前例,是慵懒还是别有它意?
- 李自成|小人物改变历史:一个小兵偶然一个动作,打死一位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