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湾|料罗湾海战中国第一次大败西方海军,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响
文章插图
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成功收复宝岛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但其实郑氏家族与荷兰人之间的纷争,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时代就开始了,特别是那一场渐渐被人所遗忘的料罗湾海战,更是在那个时代被誉为经典战例。
文章插图
天启年间,郑芝龙在台湾设旗号、竖帅旗,整军经武,组建了一支完备的武装力量。其实力强大,又怀有政治抱负,在与官军的数次冲突后,渐渐被明朝招抚,官拜海防游击,所部列入大明官军序列,郑芝龙也开始借着这个正统的身份,在这片海域创建属于其家族的强大海上势力。
而此时的荷兰,有着"海上马车夫"的称誉,自万历三十年开始便在东南亚进行香料贸易,为了拓展与中国方面的贸易往来,更于1624年在澎湖建立城堡。
这个举动触动了明朝政府的红线,发重兵进行逼退。之后又因为海禁的原因,荷兰与中国公开的贸易关系被禁止。而经由漳州湾周边的走私路线又被郑芝龙所垄断,贸易利益受到极大的影响。
于是,在贸易状况处处受制于中国方面的情况下,荷兰东印度公司渐渐失去耐心,巴达维亚的决策者决定以海上掠劫的方式逼迫中国方面答应其要求。
双方从崇祯六年(1633年)7月开始互相攻伐,直到10月下旬。这期间,明军依仗数量众多的戎克船,火力弱但机动灵活;荷兰则借助拥有两层或多层甲板的主力舰盖伦船,数量虽少,却有更为强大的火力,双方互有损伤,但均未伤及对方的主要战力。
文章插图
直到在料罗湾,双方爆发了最终的决战。
当时荷兰舰队还有8艘盖伦战舰,以及海盗刘香的50艘大小帆船。《明史》记载:"荷兰人以坚船利炮立国,他们的船有300尺长,60尺宽,2尺多厚;船上有5根桅杆,并装备有20尺长的巨炮,可轻易射出七八里外,而当时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火力差距很明显。
但盖伦战舰的缺点也很明显,船大转动不灵,不擅缠斗,在近距离战斗中容易处于下风。这点让以中小型战舰为主的明军战舰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特别是郑芝龙在其新造的几十艘艘欧式大船上强化了舰炮甲板,并且为每艘装备有30几门英式大炮,再借助50艘大型战船100艘火船的数量优势,在整体火力上已经稳稳超过荷兰舰队。
而且郑芝龙用自己的金库对手下将士发出赏格: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众人士气高涨,纷纷欲上阵拼杀。
- 侵威前夜,日本海军在威海湾的活动概况(1938)
- 台湾富婆的5000万玻璃种手镯,苏富比求了好久她都不卖!
- 没落的蒋家第4代,蒋友柏:离开台湾前,历史与政治都只是家事
- 台湾自行车道邮票5月5日发行
- 盘点一下台湾省的“邮资标签”——纪念类
- 湾湾“自行车道”邮票图稿公布,在“毁系列”上绝对两岸一家亲
- 蒋介石|蒋介石撤军台湾后,1954年又再次冒险回到大陆,他都做了什么?
- 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台湾嘉宾爱国情怀爆表,太热血
- 和珅的陵墓为什么有99道湾?和珅挖和陵的趣味小故事!
- 台湾近代画作邮票(2021年版)4月21日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