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淮海战役时蒋介石要杜聿明解救黄维,杜聿明面对两难选择全军覆没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虽然飞来飞去召开现场军事会议,但是将领们却经常阳奉阴违。
实事求是地说,蒋介石的战略眼光勉强还算可以,但是军事指挥能力实在拙劣,偏又酷爱越级指挥甚至直接干涉作战一线的部署,朝令夕改,经常给他的黄埔将领们带来巨大的困扰。它同时造成的一个恶果是,前线嫡系将领只服从于蒋介石本人的电令,而对直接上级或者是战区统帅的命令置若罔闻,从而使国军的作战指挥体系混乱得一塌糊涂。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杜聿明在南京已经成功说服蒋介石,放弃徐州放弃黄维,由他亲率徐州的三个兵团迅速南撤至淮河南岸待机,再寻找机会北上解救第12兵团。杜聿明飞回徐州,秘密率领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的30万人马南撤,华东野战军一度措手不及。然而12月3日逃至孟集(非陈官庄)时,却接到了空投而来的蒋介石亲笔信,以十分严厉的口气命令他折返救援黄维兵团,再次朝令夕改。
文章插图
杜聿明
杜聿明的第一个念头是不执行这个愚蠢的命令,按原计划继续向永城方向撤退,但是少倾便犹豫起来,他后来回忆道:“万一沿途遭到截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又不能照预定计划解黄维之围,蒋介石势必迁怒于我,将淮海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我,这样,我战亦死,不战亦死”,无奈之下,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召集三个兵团司令官商议,以便“集体承担责任”。
杜聿明首先传阅蒋的亲笔信,然后说:“我们敢于负责就走,不敢负责就打,这是全军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重”,主力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认为亲笔信措辞严厉,只有打了。于是杜聿明集团在南撤三天之后,又掉头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试图向黄维兵团靠拢,终被华东野战军截击并完成战术合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6日,几个军头再次碰面商量下一步行动方案。
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认为救援黄维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再战下去前途不乐观,现在突围尚有可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目前只有请主任(杜兼任徐州剿总前进指挥所主任)当机立断,才可拯救大军”,进攻受阻的邱清泉转而支持:良公的见解高明,而李弥则表态:“请主任决定,我照命令办”。
【 杜聿明|淮海战役时蒋介石要杜聿明解救黄维,杜聿明面对两难选择全军覆没】杜聿明懊恼不已,如果三天前这几位兵团司令支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念,不顾黄维兵团而全速南撤,那就不是眼下的处境了,至少可以保全住这三个兵团的主力,现在如果掉头突围,不仅违抗了命令,也未必能保全部队,根本无法向蒋介石交待。在几个兵团司令的力劝下,杜聿明还是下达了全军分散突围至阜阳集中的命令,然而突围行动甫一开始,孙元良兵团就几乎全军覆灭,于是杜聿明再转攻为守坐困陈官庄,直至一个月后全军覆灭。
- 孟良崮战役战死的张灵甫值得纪念吗
- 彭总准备发动第六次战役,邓华坚决反对,三条理由说服主席
- 国民党王牌第5军,多次痛击日军,为何被解放军歼灭在淮海战场?
- 杜聿明的后人咋样了?大姑爷最有名气,诺贝尔奖获得者
- 杜聿明兵败野人山,士兵因饥饿杀死战马,最惨的还是女兵
- 诺门罕战役苏军获胜,伤亡为何比日军更多?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 整编师|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发生了一件事,百姓都说这是上天要灭张灵甫
- 虎式坦克被吹过头了?哈尔科夫战役中,暴露了虎式的一个缺点
- 三国被忽略的一场战役,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都被击杀
- 赵云|赵云一生最牛战役巧用一妙计救出蜀国2员大将,诸葛亮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