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谁才是真正的“宰相”?魏晋之际的尚书与中书“相权”辨析

对于普通人来说,“宰相”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古代官职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是我们对于这个官职最为直接的印象。清代的“宰相刘罗锅”,明代传奇“宰相刘伯温”,南宋卖国求荣的“蟋蟀宰相”贾似道,北宋搞变法的“宰相王安石”,唐代的女皇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汉初“萧规曹随”的“宰相曹参”,山西还有著名的“宰相村”,曾经走出过五十九位“宰相”。这些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的和他们各种传奇故事,早就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华夏民族的基因。就算是不太熟悉历史的朋友,也能对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如数家珍,说个七七八八。然而,虽然这些“宰相”的名字和事迹,大家可以信手拈来。但是真相却令人咂舌,在中国历史上,除了辽代以外,其实从来没有一个朝代有“宰相”这个官职。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笔者就从介绍什么是“宰相”开始,并以魏晋之际的情况来做一个例子,和大家一起对中古时代悄然流变的官职制度做一个管窥。一、政治制度意义上的“宰相”
尚书|谁才是真正的“宰相”?魏晋之际的尚书与中书“相权”辨析
文章插图
《史记·殷本纪》:“政事咸决于冢宰。”《史记·齐世家》:“崔杼为右相”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以前,“宰”和“相”经常分开使用,但是意思却都差不多,都是指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高级官吏。而到了战国以后,“宰相”就经常连在一起使用了,而意思保持不变,并且在随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直如此,并作为一个口头用语传袭至今。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正如前文我们谈到的那样,“宰相”虽然已经有了明确的意思了,但是却从来没有(除辽代)作为过一个正式官职名。在各个朝代,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官职的官员充任宰相。有些朝代比较明确,争议较少,比如西汉丞相或三公是实际的宰相,而唐代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可以被认为是实际担任了宰相,这些基本是一个公认的结论,几乎没有争议。
尚书|谁才是真正的“宰相”?魏晋之际的尚书与中书“相权”辨析
文章插图
然而因为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和记载,在更多的时候,哪些官职是“宰相”,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争议的空间。这种争议,从古到今,都没有中断过,甚至在当时,关于“谁是宰相”这个问题,都存在有不同的看法。而本文要讨论的魏晋之际,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典型时期。二、“宰相”的“标尺”是什么?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尚书和中书究竟哪个才是魏晋时期的真正的“宰相”。《晋书·梁王肜传》:“肜位为宰相,责深任重,属尊亲近,且为宗师,朝所仰望,下所具瞻。”《晋书·贾充传》:“公,国之宰辅,而为一夫所制,不亦鄙乎!”《晋书·何充传》:“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从《晋书》的记载里,我们看到司马肜守尚书令被称为“宰相”,贾充也因为尚书令一职被荀勖称为“宰相”,而何冲也以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而居“宰相”。加之自东汉以来,三公的宰相权力一直在被尚书台侵夺。似乎魏晋之际,尚书就是实际的宰相不应该有任何问题。然而问题就在于我们前面所谈到过的,即便是在当时,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都不尽一致。这种看法上的不一致,在史籍中自然也有所表现。《通典·职官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通典·职官三》:“永昌元年……其后或有相国,或有丞相,省置无恒,而中书监、令常管机要,多为宰相之任。”《通典》先是回顾了三公失去“宰相”权力的过程,并给出结论“尚书”在魏晋成为真正的“宰相”,但是《通典》又明确把中书监和中书令也视为“宰相”,这里不仅出现了和《晋书》截然相反的结论,还“自相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文献通考》倒是给出了一种“和稀泥”的说法,认为魏晋时期的尚书和中书都是“宰相”,然而这无疑引起了进一步的混乱,“宰相”作为首辅,显然不可能出现两个职位同掌并立的局面,而不管是曹魏还是西晋,中书和尚书都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文献通考》这样的说法,显然难以让人信服。笔者觉得,这种史料里相互颉颃的结论,一方面说明魏晋之际究竟谁是“宰相”的情况确实非常复杂,所以才出现了这种莫衷一是的局面;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其实大家对于“宰相”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制度化的梳理,往往流于表面现象,看到某某人权力很大,他的官职就往往被视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