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洪承畴13万辽东精锐不敌皇太极,被迫投降,真相是什么
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始终不能彻底镇压;外有努尔哈赤、皇太极清军的虎视眈眈。偏偏明末的皇帝崇祯又毫无治国理政的经验,生性多疑,并不信任能够挽救危亡的大臣,甚至诛杀了救驾有功的袁崇焕。在崇祯的瞎折腾下,本就千疮百孔的明朝病情更重,辽东战局更加岌岌可危。
文章插图
明末,明朝在山海关以东布下了防线,包含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宁远、山海关等一系列军事据点。这些据点,保卫了京师的安全,使得清军入关,困难重重。为了拔掉这些据点,皇太极煞费苦心。他改变了清军长期以来的固有战术,换成了“围点打援”的灵活战术,准备对关外据点逐步攻占。
文章插图
1641年,皇太极围困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虽然兵少,却也死守不降。皇太极本能够一鼓作气攻取锦州,但却下了一盘更大的棋。清军在皇太极的指挥下,分部围困锦州,同时还在附近屯田,妄图达到不战而屈兵的目的。作为“宁锦防线”的重要据点,明朝当然不可能坐视锦州被吞并。【 精锐|洪承畴13万辽东精锐不敌皇太极,被迫投降,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这种紧张的局面下,李自成等起义稍显颓势以后,明朝调大军前往关外救援锦州。在这一战,崇祯任命与农民起义军战斗颇有心得的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全权负责救援锦州事宜。除此以外,崇祯唯恐兵力不够,同时还调拨了不少兵力供洪承畴驱策。这一战,明军支援兵力有13万之多,大将也不在少数: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蓟州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等。
文章插图
从阵容来看,洪承畴率领的是明朝的精锐部队,战斗力不可谓不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战洪承畴大败,不仅折损了5万精锐,连自己也被清军活捉,最后连带着祖大寿也一起投降了清军。由于这一战败的太惨,有不少人觉得洪承畴军事水平也就一般,势均力敌的战争竟然败的那么惨烈。可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因为洪承畴浪得虚名?当然不是!洪承畴在明朝末年,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相反,是明朝的希望。这一点,从清军劝降的过程就能看出来。为了劝降洪承畴,清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甚至于使出了美人计才得以成功,可见清军对这位手下败将的重视程度。当然,这只是一个侧面的证明,真要发现真相,还得从事情中找寻。为了稳妥起见,洪承畴在救援时,将部队集结于松山,意图通过松山为据点,保障杏山和塔山的安全,同时能够救援锦州。而皇太极的部署也非常明确,兵力部署在松山附近,切断松山和杏山、塔山之间的联系,进而围点打援,伏击突围或者救援的明军。双方的战略意图都非常的明确,战略方向也都没有问题,就看哪边更加的稳重。
- 叛军|击溃马超集团的两支精锐之师:一支众所周知,一支鲜为人知
- 托雷手握军队八成精锐,为何后来却是窝阔台当上成吉思汗继承人?
- 明末的三大军,三支最精锐的部队,你最喜欢哪支军队?
- 诸葛|蜀汉最被忽略的名将,统帅蜀汉最精锐的野战兵团,预言堪比诸葛亮
- 宁远|敌军6万铁骑兵临帝都,大将亲率精锐勤王,皇帝:杀了他
- 美人计: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故事,是真是假?
- 功臣|朱元璋曾预感有人不服,留下一支精锐大军,谁知却来不及用
- 王平|五部飞军,所当无前!这支吓破魏军胆的蜀汉精锐究竟来自何方
- 军队|大明精锐三大营为什么会在土木堡战役之中全军覆没?
- 曾国藩|太平天国灭亡后,湘军8000精锐投奔太平军,原因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