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着|东吴首任丞相孙邵为何没有列传,其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故事?
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置百官,而百官之首的丞相一职尤为重要。时人皆以为身为三代老臣、博通古今的张昭会是东吴首任丞相的不二人选,而孙权却选用了孙邵。但奇怪的是,身为丞相的孙邵在史书中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其事迹不仅在史书中笔墨稀少,甚至连单独列传都没有,这是为何呢?孙邵其人孙邵,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他原先是北海相孔融的功曹,孔融称其“有廊庙才也”,意指他能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之后孙邵转投扬州牧刘繇帐下,刘繇败于孙策后,孙邵归降孙氏。孙权接替孙策统领江东后,孙邵建议孙权向曹操称臣纳贡。孙权接受了孙邵的意见,并任命孙邵为庐江太守、车骑长史。
文章插图
222年孙权称吴王后,以孙邵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成为百官之首。但孙邵出任丞相一职却引来大臣的不满和非议,张温、暨艳等人更是直接向孙权启奏孙邵的不法行为,孙邵惧于压力请罪卸任,但孙权却赦免了其罪行,仍然让他担任丞相。225年,孙邵病逝,终年63岁。孙权定其谥号为肃。以上便是孙邵在史书中的全部记载,而其事迹更散落于《三国志》、《吴录》、《建康实录》之中。虽然其事迹记载稀少,但我们还是能从其中分析出不少内容。孙权为何选择孙邵担任丞相,而不选择张昭?其实在孙权正式设置丞相一职之前,张昭的职权就相当于丞相,只是“有实无名”罢了。史载孙策死时“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而辅之”,又对孙权说“可与(张昭)共大业”,可见张昭在孙氏集团中的地位正如丞相一般。而正是在张昭的辅佐下,孙权逐渐稳固了动荡的局势,坐稳了位子。所以在孙权称吴王、设丞相时,群臣都认为张昭当之无愧。不过孙权却以“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为由将张昭排除。其主要是因为在赤壁之战时,张昭的表现让孙权十分失望。当时孙权将曹操送来的战书给群臣传阅,群臣皆大惊失色。面对势力强大的曹操,很多人议论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认为抵抗是徒劳的,归降曹操当是上策,而张昭便是这一论调的主要支持者。
文章插图
由于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而张昭的作用和地位无人能及,所以在赤壁之战胜利后,孙权并没有追究张昭的责任。但孙权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称帝时旧事重提,对张昭说”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张昭听后极度惭愧,吓得趴在地上冷汗直流。从孙权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其实在赤壁之战时,张昭的投降言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在东吴政权中的政治地位,所以孙权不可能选择一个政治理念其同背道而驰的人来出任丞相。那么孙权不选张昭,为何要选择孙邵呢?首先,孙邵的政治立场较为中立。孙吴政权有两大派系,其中江北淮泗集团为核心,而江东士族集团是被压制对象。孙权称吴王时,在北方面对曹魏的巨大压力,南方山越等部族蠢蠢欲动,正是“方今多事”之时。丞相一职关系重要,孙权自然不会把它交给江东士族集团手中。江北淮泗集团中唯有张昭最为合适,但孙权早已把他排除在外,所以选择一个中立两者之外的人来担任丞相作为合适。而孙邵是青州北海国人,其先出仕孔融,后投奔刘繇,再归降孙氏,从政治立场上来说并不属于两派,较为中立。
- 东吴|三国有个将军,一辈子都没打过胜仗,可每次都能把对方猛将杀掉
- 山海经|《山海经》是神话传说,还是上古真实世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 东吴|蜀汉后期最了不起的外交家,一生不卑不亢却让三国鼎立延续了40
- 马谡|马谡在街亭战败后畏罪潜逃,向朗因此受到牵连
- 三国最无能的谋士,幸亏孙权没让他当大都督,不然东吴早亡国了
- 刘备|三国时期的五大忠臣,蜀汉有三位上榜,曹魏和东吴各有一人
- 东吴|三国第一神算子,能未卜先知,他说关羽活不过三天,果然被他说中
- 他是三国的常胜将军,三次救东吴于水火,最终却惨死于小人之手
- 东吴四大都督,陆逊相助东吴灭蜀,为何却被孙权杀光全家?
- 东吴|他是东吴大都督,关羽三回合未能战胜而赵云却一枪将其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