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手|千年前的深谋远虑居然让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 还手|千年前的深谋远虑居然让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文章插图
1842年8月29日,随着意味深长的《南京条约》签署,统治中国的大清朝廷正式对外承认了与英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已经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关于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庞大的清军为何屡屡被人数较少、缺乏后援基地支持的英军击败等话题,已经有太多的人,从各种角度做了各种深度的分析。而清军在此次战争中暴露的一个巨大问题却鲜有人关注。
而若要追根问底的分析这一问题的生成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内因出现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许多。
文章插图
机动缓慢的落后军队
文章插图
鸦片战争中的清军装备与战术都异常落后
纵观1840年夏季正式开始,持续到1842年夏季正式结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触目惊心。
当清廷水师最大的战舰在火力、速度和防护水平上都弱于一艘普通的英军海外殖民地巡航舰时,清军也就早早的放弃了御敌于国门外的海上阻拦策略。
因而整个鸦片战争中,除了屈指可数的小规模冲突外,双方的战争模式基本都是英军从海面攻击清军水师部队。而清军落后的火炮与炮台工事建设,也让拥有大型远海战舰与蒸汽炮船的英军在进攻中游刃有余。
最终,在虎门、厦门、定海、吴淞等地的炮台被摧毁或占领后,沿江靠海的广州、厦门、宁波、镇江都被先后占据。
甚至于关于清朝南北运河漕运的南京,都被置于英军火炮射程之内,迫使清廷想英国人服软。
而作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武装力量的清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与战略战术上都处于完全劣势,依然期望通过调动内陆的陆军力量来填补沿海防线薄弱的缺陷。
英国远征军虽然有利用水运机动的便利,但位于外海而处于外线位置,需要在更长的作战距离内使用数量偏少的部队。
清军虽然以陆上行军为主,却可以利用国内的交通线与内线优势,进行争锋相对的机动。
文章插图
正遭受英军蒸汽炮舰攻击的清朝水师战船
但在历史上,这样的策略从未奏效。英军利用海运机动优势屡屡在清廷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发起攻击。
例如
英军在1840年6月首次封锁广州口岸后便在2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北上机动,一路攻城略地后进抵北方的天津外海,第一次迫使清廷的战争意志出现动摇。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明朝士兵500年前种下1棵树,1920年被大地震撕成两半,如今还活着
- 清朝的奇葩规定,让后宫三千佳丽苦不堪言,即使现在也没人受得了
- 陵墓|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人,千百年无人能懂,却被老农破解真相
- 后周|千里送京娘,彰显出宋太祖赵匡胤的侠义之心
- 作为日本皇室近亲,她却费尽千辛加入中国籍,不准女儿嫁给日本人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 古代重男轻女,为什么儿子被称“犬子”,女儿却被称为“千金”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四连杀!“无名”英雄给出了答案
- 刘邦|刘邦成了皇帝,他父亲要对其下跪,刘邦想了个办法,流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