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达|古人对父亲的称呼,多达80余种,你知道多少种?( 二 )
文章插图
上述对父亲称谓的总结,是出自清人梁章钜的《称谓录》。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称谓也有变化,尤其是方言中的称呼,各地不尽相同,有许多并没收入。比如,前些日子看了苗月导演的电影《大路朝天》,主人公就称自己的父亲为“老汉儿”,这不知道是四川哪一片的方言。再如我的家乡,俗称父亲为“大”,有些儿化韵,又不是标准的儿化发音,在此,我也找不出正确的拼音来表述。在你们家乡,对父亲是如何称呼的呢?2/皇帝的“朕”“孤”与“寡人”
文章插图
说完父亲,再来说说皇帝,因为,古时的皇帝亦称“君父”。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作为一国之主,是有其专有称谓的,那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朕”“孤”与“寡人”。
文章插图
先说“朕”。“朕”的最初含义是“我”。《尔雅·释诂》:“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朕”成皇帝的专用语,是源自秦始皇。《康熙字典》:“《尔雅·释诂》:朕,身也。《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於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 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严格来说,除非僭越或者中国处于分裂时期,否则东亚汉文化圈只有一个皇帝——中国天子,只有一人能自称“朕”。《史记·李斯列传》: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再说“孤”。皇帝称“朕”字好理解,称“孤”道“寡”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文章插图
“孤”的本义是孤儿。《说文》:“孤,无父也。”这并不是个好词,封建帝王为何以“孤”自称呢?古人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比如,《庄子·盗跖》中说,“孤”意为少德之人,“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而《战国策·齐策》的解说,则与以前农村有给宝贝子女取个贱名,以求多福相近:“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古代帝王之所以称“孤”,应与“孤”的引申义有关,“孤,独也(《广雅·释诂三》)。”说是皇帝地位太高,是个孤独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处不胜寒吧!最后说说“寡人”。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有缺陷的人”,这类人,应该是为人的不齿的,为何帝王用作自称呢?
- 奉劝养花新手,用这4样“肥料”,要早点学会甄别”针对目标“
- 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用卑劣手段对付嫂子,所作所为让人不齿!
- 老十二未夺嫡对雍正也没威胁,雍正为何欺负他,胤陶,看我老实
- 正说大龄皇后刘娥: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二婚女也有春天
- 为什么吕后没对薄姬下手,是出于女人的同情,还是政治考虑
- 韩信|吕后赏赐食物给张良吃,众人羡慕,他却对儿子说:给我准备后事吧
- 古人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呢?
- 瓷枕又硬又冷为何被古人偏爱?了解后才明白,原来是为了方便女性
- 武者|武者天称帝后面对百官刁难,她只用了一首诗便让全朝大臣心服口服
- 瓦岗寨|弟弟将大权交给外人,哥哥极力反对无果,而后全家被尽数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