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1033年,史上第二个武则天被扼杀了( 四 )
文章插图
武则天剧照4在男性士大夫看来,刘娥确实差一点成为那个“十恶不赦”的武则天。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史载,刘娥穿衮衣,戴仪天冠,去参谒太庙。朝廷士大夫都炸了。衮衣,是天子举行国家大典穿的衣服。太庙,相当于赵宋家族的家庙,是男性皇权的象征,历来只能由皇帝祭祀。刘娥的做法,在士大夫看来,不但侵犯了皇权,而且严重扰乱了男性社会的权力秩序。此次参谒太庙,被认为是刘娥有心效法武则天的证据。连清初大儒王夫之在论著中,都对刘娥大加鞭挞:“刘后以小有才而垂帘听政,乃至服兖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你看,男性士大夫最气愤的,正是“乱男女之别”。一切的根源,仅在于这是个男权社会,而刘娥偏偏是个女的。以前,有一次刘娥与宋仁宗一同出行。她让自己的车驾先仁宗而行,参知政事鲁宗道赶紧制止道:“妇人有三从,在家从父,嫁从夫,夫殁从子。”用女性的三从四德,而不是用皇权不可僭越那套理论给刘娥施加压力,刘娥很无奈,只得命令车驾跟着仁宗走。没有一种史书会记录下这个颇有“女权意识”的女主的痛苦和悲哀,毕其一生,周遭都是男人的反对声,一开始反对她的出身,后来反对她的性别。没有人在乎国家统治者的本质,是能否让天下太平;所有人只在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不能是一个女人。她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发动流血政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把手段看得跟目的一样崇高,希望以温和的方式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不光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后来的女性。在她摄政后期,她命人编制了《新编皇太后仪制》,记录她垂帘听政期间的各种制度,以后的后妃可以据此在礼制上继续分享男性皇权。美国汉学家贾志扬说,《新编皇太后仪制》在刘太后摄政十年后才推出,不是因为她想最终更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权力,而是因为她想建立一个历史遗产。但是,男性士大夫认为,这些制度太超前了,在刘娥死后,将这部文献毁掉。直到生命弥留之际,64岁的刘娥仍然坚信自己可以像男性皇帝一样,有效地统治国家,她仍然希望这个男权社会,可以给她最终的认可。史载,刘娥死后,宋仁宗跑出来对辅臣说:“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参知政事薛奎心领神会,回答道:“其在衮冕也!然服之,何以见先帝乎?”刘娥临死已经不能说话了,仍在撕扯身上的衣服,宋仁宗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薛奎一听就明白过来,刘太后是想穿上龙袍,享受皇帝的葬礼啊。但薛奎紧接着说,“然服之,何以见先帝乎”,如果给刘太后换上龙袍安葬,她又有何面目去见宋真宗呢?宋仁宗听从薛奎的建议,以后服下葬刘太后。用一场正常的葬礼,将这个生前走得有点远的太后,重新拉回了男权社会的秩序里。还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刘娥对男女平权有很深的执念:她在遗诰里,要求尊杨太妃(即宋真宗朝杨淑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共同决策军国大事。她想创立一种女性参与政治的传统,但在强大的士大夫政治的历史惯性面前,她的努力显得十分孤单。她失败了。在她死后,御史中丞蔡齐立马提出来,说皇帝早已成年,这才开始亲政,怎么能让女后相继称制呢?宋仁宗于是把刘娥遗诰里“皇帝与皇太后裁处军国大事”的表述删掉。刘娥所追求的“历史遗产”,至此全部被扼杀了。
- 历史上最悲惨皇妃:6岁入宫,17岁怀孕,18岁因分娩迟活活被饿死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刘秀|史上三个叫丽华的女子,都貌美如花,为何命运却截然不同?
- 武则天已经在感业寺为尼,为什么还能再度回宫,她是怎么回去的?
- 兄弟|张易之、张昌宗有啥绝活?能让武则天如此宠爱他们
- 明朝|凭什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刚烈的王朝, 来看这些皇帝的表现便知
- 来俊臣,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他本是无赖出身,却因善于告密
- 此人名叫金介屎,朝鲜历史上的四大妖女之一,名字十分耐人寻味
- 陵墓|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人,千百年无人能懂,却被老农破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