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亡|十六国传奇:鲜卑有哪些主要部族,各是如何兴起与衰亡的?( 三 )
秃发部在秃发乌孤做首领时,适逢吕光平定凉州,秃发部不得不臣服于后凉。后来部族在秃发乌孤的治理下,实力大增,翅膀硬了,便脱离后凉建立南凉政权。南凉最风光的时候,是第三任帝王秃发傉檀在位期间。由于后秦介入凉州战事,西秦、后凉相继被迫投降,秃发傉檀很机智,赶忙“去其年号,罢尚书丞郎官”(见《晋书》),向后秦称臣。姚兴一高兴,便将凉州交给傉檀打理。这样南凉便兵不血刃的尽占后凉之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大版图。但秃发傉檀并不就此满足,和北凉连年征战,失利后又西征乙弗部,结果让西秦抄了后路,占了都城乐都(位于今青海省东部),南凉就此灭亡。
拓拔氏。鲜卑分布最北的一个部族。《北史》称其“出自黄帝轩辕氏”,又说“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便是拓拔姓氏的官方由来。拓拔氏与内地的纷争始于匈奴铁弗氏。晋怀帝时,并州刺史刘琨与铁弗氏征战,便向拓拔氏借兵相助。拓拔氏因为助战有功,酋长拓跋猗卢被晋室封为“代公”,公元314年又进封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见《晋书》),这便是代国。公元376年,拓拔什翼键为代王时,铁弗氏借助前秦兵力,打败拓跋部,灭了代国。什翼键的孙子拓拔珪随母亲一起,逃到了匈奴的贺兰部(拓跋珪的母亲本是匈奴贺兰部的公主)。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衰败北方重陷混乱之际,召集旧部自立,称代王,随即称帝,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
拓跋氏再兴后,先灭掉铁弗刘卫辰部,又在参合陂(今山西阳高境内)大败后燕,尽占中原之地。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又西攻大夏、马踏柔然,最后扫平苟延残喘的北燕和北凉,一举统一了北方,之后北魏开始与刘宋南北对峙。拓跋焘曾铁骑南下,一直打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今江苏六合县境内),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北魏武功达到鼎盛。
柔然。即蠕蠕,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柔然是“东胡之苗裔”,其“先世源由,出于大魏”(见《魏书》),也是鲜卑的一个分支。在十六国后期,与北魏同时兴起,位置在北魏的北部,也就是现在蒙古高原一带。北燕曾与柔然联姻,国主冯跋将女儿乐浪公主嫁给柔然可汗勇斛律,这样柔然与北魏、北燕在北方一度成三角之势。柔然在军事上的对象主要是北魏,曾多次出击骚扰北魏边境,也多次被北魏打败。后来柔然“远遁漠北”,攻打高车,并“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实力大增后,回过头来仍与北魏为敌,让北魏很是头疼。到了太武帝拓跋焘时,柔然的威胁才彻底消除。拓跋焘亲讨柔然,柔然“怖威北窜,不敢复南”(见《魏书》)。
- 朱元璋几乎杀光开国功臣,但却放过一个霸主,该家族繁荣200多年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学会曾国藩三个字,牛年越走越顺!
- 唯一不被西方认可的中国王朝,已延续471年,国号是中国人代名词
- 两个小国挤在一个岛上,东边国家宛如天堂,西边国家却深陷地狱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民族入侵,孟获,我被抓七次,还看不出差距吗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蜀国|诸葛亮天资聪颖,为何儿子却昏庸无能?诸葛瞻临终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