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火枪|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文章插图

火枪|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文章插图
编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还被《上下五千年》误导呢?复盘乌兰布通之战,哪有什么清军火炮大破驼城》当中,我们提到了准噶尔人使用的火器——赞巴拉克。其实,清朝中后期所广泛使用、大家所熟知的抬枪,实际上也一定程度受到了自准噶尔引入的赞巴拉克影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代中后期所特别倚重的、我们俗称的大抬杆的抬枪,其实有着奥斯曼血统。相比明朝后期从欧洲引进先进火器,严重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在火器发展上较多受到中亚乃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
火枪|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文章插图
▲乌兰布通之战中清准两军对轰为了对抗强敌萨法维波斯,奥斯曼帝国派出战士和技师,向中亚传播火器技术,这是奥斯曼火器技术东传之始。奥斯曼帝国的火器在明末就已经被明朝重视,称作鲁密铳。传统观点认为准噶尔人在沙皇俄国的帮助下建立了火器的军工生产体系。但实际上,公元17世纪后期,中亚各国和准噶尔汗国都已经具备了火绳枪和轻型炮的生产能力;但可能是因为财力匮乏的缘故,他们没有能力生产重炮。
火枪|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文章插图
源自奥斯曼帝国的“杂尔布怎”轻炮在中亚非常受欢迎。为提高机动力,奥斯曼军队借鉴马木鲁克王朝的做法,在单峰驼上设置炮架,架设轻型“杂尔布怎”炮,由一名炮手操作,将火炮威力与骆驼的高载力结合。?这种“骆驼炮”便也被称作“赞巴拉克” 。?准噶尔从噶尔丹之父巴图尔珲台吉的时代开始重视火器。昭莫多之战后噶尔丹穷蹙之际,“兵五千余,鸟枪已不足两千”,按此比例计算准军在噶尔丹时代火枪兵比例接近40%。俄国在 16-17 世纪向亚洲内陆扩张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严禁向哈萨克、卫拉特、喀尔喀等部落输出火器。虽然对准噶尔有暗中的帮助,但输出的火器其实是很少的。准噶尔所依赖的,主要还是从中亚方向进口和自产的火器。
火枪|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文章插图
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朝派祁塔特 出使准噶尔,次年回京,携带噶尔丹贡物中包括“厄鲁特鸟枪四杆”。官书将“厄鲁特鸟枪”单独开列,以区别于本国鸟枪和“俄罗斯鸟枪”,可见其形制独特。?张建先生在《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一文中有对“厄鲁特鸟枪”的描述——“笔者在故宫博物院考察库藏火器时,曾目睹“厄鲁特鸟枪”实物。其中一支长 180 cm,口径 15 mm。枪管系铁制,长 134.5 cm,用 4 道铜箍和 2 条皮绳固定在枪床上,末端与枪床嵌合,没有螺栓。火机在枪身右侧,铁质,火门上设有可旋转 180° 的盖子,以避风雨,十分精巧。枪托笔直狭长,下倾 35°。扳机为较早期的钮扣式。枪身镀有伊斯兰风格的植物纹饰,与萨菲、莫卧儿帝国的火绳枪形制完全相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亦藏有类似鸟枪,长 184 cm,?口径 16.8 mm,形制与宫藏大体一致,都属于中亚式火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