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中国有“白人”不是新鲜事,中国人并不一定是黄种人

人生处处是故乡。狭义的中原地区指今河南省,广义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有朋友问:中原地区为什么会有白人?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生处处是故乡的问题。一个人可能会在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但没有人能做到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历史上,自汉以来就有“白人”不断向中原迁徙,唐朝更是,历朝历代都是。

中国|在中国有“白人”不是新鲜事,中国人并不一定是黄种人
文章插图
在突厥之前的匈奴、鲜卑、柔然(鲜卑一支),甚至古籍中的羯、氐、羌、吐谷浑、敕勒等民族在隋以前已经基本与汉族逐渐融合,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温暖大家庭;至隋统全国,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化了,甚至连鲜卑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在这些民族中,有一小部分是白人,如白匈奴等;另外通过今天的资料分析,一些学者认为鲜卑拓拔部的民族构成较为复杂,有肃慎人、扶余人、高加索人等,体貌上拓拔部更加接近于白种人。这些人除了逐渐变化的体貌特征外,姓氏也成为其民族来源的一个重要标志。容易区分一些的如赫连、呼延、独孤等复姓,还有一部分单姓如渠、麻、兰、丛、金、路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姓氏并不一定全部来自“少数民族”,不全是“白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与汉族人的肤色是相同的。按《史记》记载,中国北方最早的“民族集团”匈奴为夏之后裔,他们本身就是地道的中国人。所以,在中国有“白人”不是新鲜事。而其他姓氏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就是汉族,即没有单一的民族,只有单一的种族。我们今天说的“突厥”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专指公元6-8世纪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建立突厥汗国的突厥族;广义则包括突厥、铁勒诸部。突厥除东、西二部外,还有后突厥。公元745年,唐朝与回纥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一部分融入回鹘,一部分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曾经活跃于中亚地区。在我国,突厥人的后裔主要分布在今新疆与青海。这都是非常正常也很自然的民族融合,不需要特别地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血缘关系”向来都是相互的、共融的。

中国|在中国有“白人”不是新鲜事,中国人并不一定是黄种人
文章插图
历史上,自汉以来就有白人不断向中原迁徙,唐朝更是,此后历朝历代都是。据《旧唐书》记载,唐都长安在当时大约有100万人口,这一百万人中绝大多数是汉族人,但在西市有落户中国的“外国人”居住区,其中有不少是来中国做生意的粟特人。另据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记载,公元631年唐灭东突厥后,就有一万户(约3万人)被迁入长安。安史之乱后,粟特人受到“排挤”,据韩森《丝绸之路新史》记述,这些粟特人没有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而是迁移至今河北省。回鹘人,维吾尔族的祖先,一直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后,回鹘人除一少部分留在原地依附黠戛斯之外,在西迁的基础上大量南下。西迁的回鹘人分三路,分别成为后来的龟兹回鹘、高昌回鹘和甘州回鹘(裕固族的祖先);南下回鹘人有27部之多、约30万人(艾尚莲《民族研究·回鹘南迁初探》),“以特勤乌介为可汗,南来归汉”(《旧唐书》)。这些回鹘人在天德军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新忽热古城)一带,唐朝允许他们在大同川(今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梁素海一带,隋炀帝曾在这里建大同城,不过此城如今已消失于乌梁素海底)游牧。乌介可汗想要从唐朝借兵复国被拒绝后,开始攻击唐朝。843年,唐军破乌介可汗部众,乌介可汗逃到室韦,846年乌介可汗被杀。南下乌介十三部大部分被唐朝招抚,融入唐朝。按《旧唐书》记载,这些人“相次降于幽州,诏配诸道”。当然,回鹘人部众很多,不全是“白人”。中原地区的“白人”还有一些来自于元朝的“色目人”。蒙古西征将中亚突厥人、粟特人、吐蕃人、党项人、中亚契丹人、波斯人(花拉子模人)及少量阿拉伯人带入中国,这些人被编入军队参加了忽必烈统一全国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他们被集中安置在西北地区,但“探马赤军”(蒙古军队先锋部队)被安置在了全国各地,最终融入中华民族,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人。诗人们说,故乡是一个没有到过的地方,这对于今天那些早就融入中华民族的“白人”来说也许是成立的。但对任何人来说故乡也可以是安家、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中国是我们民族大家庭的国,是我们共同的故乡,在这里,我们没有办法分出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