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城,而不绕过城池呢

观古今看世界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考据,战争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管是现在还是原来,战争让我们思考很多,战争都是人们不想发生的,但是一旦战争降临,作为平民,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双方你来我往,不管谁在防守,都是会在重要的路口设置城池,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进攻的一方会使用各种武器,架云梯来攻城,而防守的一方则是在城墙上扔石头,倒油,全力地阻止进攻方士兵爬上城墙。
打仗|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城,而不绕过城池呢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有些城池甚至能够阻挡进攻方好几年的时间,有时候一座城池就可以扭转一场战争的局势。那么很多人也想过这么一个问题,进攻这么困难,为什么不绕开这座城池,非要死磕到底呢?就拿三国中马谡失街亭的战役来说,街亭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一旦收不住,蜀军的全盘计划就会崩溃,但是司马懿并没有选择绕过马谡,直接攻打诸葛亮的大本营,虽然司马懿手中有十万大军,街亭下面军队很少,自己是完全可以绕过街亭的。
打仗|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城,而不绕过城池呢
文章插图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司马懿绕过了街亭,后果必须是分兵来阻挡马谡,如果分两万军队来打阻击,是根本围不住马谡的,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鏖战正酣的时候,马谡率军突围出去,这两万打阻击的根本围不住,最后马谡会在背后杀向司马懿,司马懿必败。如果分兵阻击多了,那么司马懿手中的主力就不够,碰到诸葛亮的大军也不能取胜。所以司马懿根本不敢绕过街亭。由此可见,进攻方不是不想绕,而是根本不敢绕。
打仗|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城,而不绕过城池呢
文章插图
首先古代行军根本不是电视军演的那样,排成方阵前行的,而是分散的,一波一波的向指定地方集结,古代行军靠的是战车,马匹和人腿前行,没有办法把如此多的士兵一下子运到战场上。在古代作战的阵型也很重要,阵型一乱基本上就决定了胜负的方向,其次古代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城池的大门很有讲究,他们都会根据地形来建造。经常建立在交通要道,或者建立在山关狭隘的地方,想要绕过城池就需要绕很远的路。
打仗|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城,而不绕过城池呢
文章插图
路途遥远很浪费体力和军队的粮食,而由于进攻方的部队,长途跋涉,后勤补给势必会拉长战线,如果绕过一个城市,后勤补给的部队也不得不绕路走,在无形之中也加大了后勤的压力,一旦路上被发现,很容易导致资助被烧毁。而且还需要考虑在途中可能遭到伏击,一旦绕过了敌人的城池就等于腹背受敌,身后城市里的军队会随时随地的出现在部队的后方,与前方的敌人进行夹攻,对进攻方造成巨大的杀伤。就算防守方没有来得及集结部队,将队伍化整为零,尾随进攻方的部队,不时地进行侵扰,也会造成进攻方战斗力的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