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它带来了哪些影响?

京官羡慕地方官的工资高,油水大,而自己虽然身居天子脚下,但却寒酸得很,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京官们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对来京办事的地方官百般刁难,施展各种吃拿卡要的手段。其中一大体系是孝敬,比如天热了京官要买冰降温,天冷了京官要买炭取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冰炭敬;而另一大体系则是办事的小费,比如地方官来京报销钱粮,到了户部就要给人家“报销部费”。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来源于火耗。清朝官员俸禄很低,比如一品大员,年俸不过是180两左右。这俸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了,但对于一个一品大员来说肯定不够,他们想要维系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只能贪污。连一品大员都如此,更不要提其他品级的官员了。那么,清朝的官僚体系主要是靠哪种陋规贪污呢?一个最好的陋规就是火耗。
清朝|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它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章插图
但问题是,火耗到底是多少?国家没有统一标准,完全是地方自行决定。所以,地方官就打上了火耗的主意,开始越收越多。各级官员靠收火耗赚得钵满盆满,而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自然越来越大。
清朝|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它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章插图
但归根到底,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企图靠满足人的欲望去解决腐败问题的办法,终归都会失败。虽说有了高额养廉银,但各级官员只会惋惜自己所失去的耗羡收入。于是,高级官员开始截流低级别官员的养廉银,故意只发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流进了自己腰包。而低级别的州县官员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便在征税的过程中再暗中增耗,然后只上缴定额火耗,剩下多征的自然就成了他们自己的收入。而且除了多征火耗,官员还会巧立各种名目,榨取老百姓的手里的钱。
清朝|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它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章插图
在进入乾隆年间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严重到京官都红了眼。长此以往,京官的贪婪又刺激了地方官更加卖力地榨取民脂民膏,使得清朝的吏治和经济状况更加朽坏恶化,并导致官僚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腐败。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