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舰|甲午海战前,清廷凭什么敢于“亮剑”,对日军宣战呢?

甲午战争是洋务运动后的清朝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的一次综合国力的较量。从中可以看出清朝与日本两国的改革成就。而这次战争也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武器装备差距比较小的一次战斗,当然也是中国输的比较惨的一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清朝辛苦组建的北洋水师全部覆灭,之后所有的不良后果由此而来。
远舰|甲午海战前,清廷凭什么敢于“亮剑”,对日军宣战呢?
文章插图
在这次战斗中,中日双方的装备实力与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实在令人唏嘘。那么甲午海战前的清朝凭什么敢于亮剑,向日本宣战呢?北洋水师投入巨大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水师在山东半岛东端的刘公岛上成立,之后清朝每年从并不富裕的财政收入中,扣出400万两白银用于北洋水师的建设,平均占年收入的5%,个别的年份超过10%。另有统计说,清朝为海军的总投资在1亿两白银上下。
远舰|甲午海战前,清廷凭什么敢于“亮剑”,对日军宣战呢?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不算是南洋水师、广东水师、福建水师,仅建成北洋海军就耗银3000万两。北洋水师购买各类舰艇的花费是相当大的。经远与来远巡洋舰是从德国购买的,只是购买舰艇就用了86万两银。而北洋水师的主力两艘铁甲舰,定远舰的花费就有140万两白银,镇远舰也花了142万两的高价。这样的投入比例与数目,在当时清朝艰难的财政下不可谓不高。
远舰|甲午海战前,清廷凭什么敢于“亮剑”,对日军宣战呢?
文章插图
北洋水师的铁甲与火炮口径保持优势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定远舰与镇远舰满载排水量达7670吨,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钢铁巨兽”,在当时,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铁甲舰。在黄海大战中,定远舰与镇远舰:“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击中数次,而曾无一弹之钻入,死者亦不见其多”由此可以看出,这两艘铁甲舰是海战尖刀,在战后,定远更是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舰艇。
远舰|甲午海战前,清廷凭什么敢于“亮剑”,对日军宣战呢?
文章插图
在火力方面,日方的记载是2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日军与清军分别是11门对21门,而清军的记载200毫米级的火炮共有26门,由此可见北洋水师“重武器”的优势更大。不仅如此清军在小口径火炮上也有优势,清军与日军分别是92门对50门。只有中口径的火炮,日军比清军多,是209对141。而且日军的中口径火炮多为速射炮,所以日军的火炮火力还是比较强大的。但是清军的大口径与小口径火炮皆占数量优势,所以火炮的数量优势上,清军还是占点上风。
远舰|甲午海战前,清廷凭什么敢于“亮剑”,对日军宣战呢?
文章插图
舰艇的航行速度快在海战中,舰船的航行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所有船只的平均速度来说,日军舰艇要比北洋舰艇快1.44节,在航行的速度上,北洋水师的舰艇可能占不了优势。并且,在海战中,北洋舰队将10艘舰船编为一队,使得先进舰艇的高速优势荡然无存。但是不要忘了,日军的舰艇可没有那么先进,他们装备不少航行速度比较慢的炮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