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为何后来的明朝皇帝还受文官的制约?( 二 )


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为何后来的明朝皇帝还受文官的制约?
文章插图
直至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不断上升,自此往后,内阁权力愈发重大,地位愈加重要。到了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时,将内阁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随着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大,皇帝自然也愈发受到文官集团的制约。内阁大学士成了不称宰相的宰相,不仅相权在实质上没有被消灭,反而因为收集权力,导致更多的权力集中在内阁的手中。皇帝独裁,文官因为很多权力被上收,为了自保,在科举座师等传统维护下,文官选择了抱团而立,最终成了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拉锯战。
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为何后来的明朝皇帝还受文官的制约?
文章插图
内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就是票拟制度,由于奏折的数量非常庞大,除重大事项外,皇帝往往很少查看奏折中的内容,所以阁臣言简意赅的建议就顺理成章成了最后的措施。内阁在维护皇权至上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完成帝国实权的承接。譬如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借着皇帝老师的身份,很容易就能影响年幼的神宗朱翊钧的决策,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批红”,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使得张居正掌阁初期拥有绝对的权力。
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为何后来的明朝皇帝还受文官的制约?
文章插图
然而除了皇权,内阁与六部、司礼监的矛盾也不少,甚至内阁本身也矛盾重重。由此可见,内阁制度在当时并不能与君主专制政体完全适应,内阁地位的特殊又使它成了矛盾辐辏之所,各种矛盾的发展,无一不是加剧了政治的腐败。至于后来导致宦官专权、朋党倾轧,“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处处受文官集团的制约,除了皇帝自身资质平庸、无心政事之外,废丞相、设内阁的决策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责任。参考资料:《明史》《朱元璋简介》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