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二 )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45毫米M1932(19-K)的一系列产量数据表。▲芬兰帕罗拉军事博物馆内陈列的M1932型45毫米炮实物。相比M1930,其轮子已升级为橡胶轮,可由汽车牵引。虽然口径有所变化,但仍能看出些许Pak35/36的影子。而其改进的过程相当缓慢,往往是边造边改。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M1937(53-K)45毫米炮实物,同样摄于帕罗拉军事博物馆。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除了反坦克炮,坦克上也有45毫米炮的身影。它被定型为M1932(20-K),作为车载版本,它装配了火炮垂直稳定系统,使得炮弹的命中更加精确。在卫国战争初期,虽然它能给予同时期德军车辆沉重杀伤,但自己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德军在缴获该型火炮后,将其定型为45毫米Pak 184/6(r)。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苏军的45毫米反坦克炮炮弹。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随着战局的不断深入,轴心军使用的坦克车辆,再也不是“脆皮大肉”的一号、二号。而战争初期的三号坦克,也逐步被强化了装甲,改进了火炮的四号坦克所取代。45毫米炮也逐渐从第一线反坦克炮的位置上,慢慢退下。不过,直至1945年,很多苏军步兵师中仍然存在着这些“德国血统”的“小水管”。因为,它们虽然无法击穿厚重的虎豹军团,但在面对侦察车、人员输送车甚至是卡车、工事上,仍然是占据上风的。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奋力开火攻击的苏军炮组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在45毫米反坦克炮的支援下,一队苏军步兵向着敌军的据点发起攻击。
苏军|这门德国血统小炮,到了二战苏军手中,为何成纳粹坦克噩梦?
文章插图
▲对德军坦克来说,苏军的反坦克炮便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很多苏军炮手甚至在炮身上写下遗言,以必死的决心来拦截这些曾经横扫欧陆的“黑十字”,最终取得了胜利。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作者北部湾。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