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李渊埋下3个错误,埋下玄武门之变的因,成李世民的手足相残的果
事在人为这个成语有两层意思,一是鼓励别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是指那些肆意干涉破坏以至于搞砸事情的人。很不幸的是,唐高祖李渊属于后者,他犯下的致命错误,引得三个儿子为争太子之位手足相残,自己又被迫让位,做起了毫无实权的太上皇。李渊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允许两个儿子都开设府衙,太子李建成住在东宫,身边簇集着出谋划策的幕僚门客。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秦王李世民人才济济的秦王府,谋臣武将数不胜数,个个都是驰骋疆场的一把好手。
文章插图
李渊的错误决定是形成两大集团的催化剂,他对两个儿子的争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索性让他们各自管理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原本允许太子开设府衙是历代皇帝的大忌,因为这无疑是让太子培养党羽,以后对皇权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或许是李渊出于安抚太子情绪的考虑,毕竟谁也不想有个能力强到威胁自己地位的弟弟。安抚好太子,李渊又害怕李世民闹情绪,随即允许李世民开设府衙,这样一来两方势力又怎么会各自安好?
文章插图
唐朝的建立过程和其他王朝有明显区别,汉朝是开国皇帝刘邦一手建立的,他想立哪个儿子为太子都可以,当然后期刘盈没有被废,原因较为复杂。首先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路走过来的结发妻子,其次有一定的朝臣势力,连退隐的张良和商山四皓都站出来反对废太子,而刘邦本身又是碍于戚夫人的乞求。毕竟改立太子要趁早,刘盈自打建立之初就是太子,要想撼动已经形成的太子势力和皇后势力,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年老的刘邦也只能安慰戚夫人“太子羽翼已成”。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要归功于一个人,就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无论是劝父举兵攻打长安,还是征讨刘黑闼、窦建德、杜伏威等割据势力,李世民都是居功至首。李渊看重嫡长子继承制,偏偏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又是次子,因此李渊既怕愧对太子,又怕寒了秦王的心,不得已在两者之间做出周旋。
文章插图
李渊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政出多门,他下令除皇帝政令外,东宫和秦王府、齐王府的命令同样具有效力。问题就出在这,假如太子李建成想给亲信安排一个重要官职,齐王李元吉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谁让他俩是身处同一战壕的战友呢!秦王李世民自然不肯干,万一哪天双方发生冲突,长安城上到掌兵权的将军,下到看守城门的侍卫,岂不都是你李建成的人?事实证明,李世民强大的人脉和手下数不胜数的武将,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寝食难安,自然要多下达安插眼线的政令,秦王府肯定要下达反对的政令。
-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在做什么还在和妃子嬉闹!李建成本可以活
- 皇帝|李渊是唐首位皇帝? 他之前曾有8个皇帝首位不姓李
- 李渊还有三个哥哥,为什么是他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 李世民|李渊实权在握,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逼宫,狠不过他?
- 李世民|李渊为13个幼孙求情,大臣说7个字,李世民立马下令:全部处死
- 李建成有李渊支持,为何还会败给李世民
- 激荡四百年:赫连勃勃筑城野心勃勃,姚兴优柔寡断埋下祸端
- 皇帝|为何刘邦开国称为“高祖”, 而李渊和赵匡胤开国称“太祖”?
- 武德|李渊成为太上皇后,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造孩子吗
- 李世民|两个女人点燃的起义战火, 致使数万军人晋阳起兵, 李渊改朝